第480章 魏铮称帝。
王悦离开以后,魏铮立刻去寻找孙正。
想来这场争端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他无须再等待,只要李慎人头一落地,就能带着私兵们闯入东宫。
李慎死后,那些东宫余孽们自然也该被下狱。
孙正收到消息,本来还在惊讶着魏铮态度的转变。
他心里总是觉得魏铮做事太仁善了一些。
殊不知对李慎这样的人仁善,就等同于自掘坟墓。
所以孙正劝了魏铮好几回,魏铮总是一副没有听进心里去的模样,如今却突然改了态度,让孙正很是高兴。
孙正立刻调集了所有的侍卫仆从们,让他们想法子护住远在燕州的女眷们。
这些女眷们是魏铮的软肋,若是女眷们出了事,魏铮恐怕也不想活了。
虽然孙正觉得大丈夫做事不能如此重情重义,可他还是吩咐暗卫们:“那可是魏铮的命脉,你们哪怕豁出自己的性命,也要护住她们。”
暗卫们痛快应下。
等暗卫们离去后,孙正又对手底下的文官们说道:“我们去杀了李慎,你们该草拟文书,将李慎与鞑靼人勾结的丑事大剌剌地说出来,也好让天下人知晓李慎是多么薄情寡义的一个人。”
文官们欢喜地应下,大业将成,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几分欢喜来。
没过多久,魏铮便与孙正一起用了膳食。
用完膳后,孙正又让魏铮陪着他下棋。
“大人也是厉害,到了这么关键的时候还能有闲心逸致下棋。”
孙正笑着反问道:“难道不下棋就能让李慎立刻去死了?”
魏铮听了这话,也收起了心里波澜的心绪。
他专心陪着孙正下棋,只是因为他心里记挂着自己妻女的缘故,下棋的时候有些不专心,没过多久便被孙正给绝杀了。
孙正觉得很没有意思,只道:“你的棋艺分明与我不分伯仲,为何如此下棋?”
“我不是故意让您的,只是想着我妻子儿女们,心里总是有些闷闷不乐。”魏铮如实答道。
听了这话,孙正只能无奈一笑道:“你刚才不是听见了吗?我已经让暗卫们去保护你的妻子儿女了,哪怕我们失败了,你的妻子儿女们也不会有事。”
西北之地早有人接应宁兰,天高皇帝远,李慎也无可奈何。
“可是,在这之前,我有句话必须要问问你。”孙正抬眼,用那双亮晶晶的眸子望向了魏铮。
魏铮好奇,忙道:“有什么话您就问。”
“你为何如此相信那个王悦,若他是哄骗你的呢?他根本就不想杀李慎呢?”孙正担心地问道。
若真是如此,说不准王悦在背后留有什么暗手。
他不敢去赌,可是魏铮如此相信王悦,不免让孙正相信了一回。
听了这话,魏铮忙道:“王悦的武功远在我之上,那一日他分明可以用暗器夺了我的性命,可他却没有这么做,可见他并不想杀了我。”
至于王悦的出身,魏铮也派人去仔细打探了一番,结果就得知了王悦的父母双亲都是西北人出身,果然都死在了鞑靼人的马蹄之下。
既如此,王悦必然对李慎怀恨在心,要帮着魏铮去杀了李慎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我总觉得这事太过蹊跷,好似天上掉馅饼一般。”孙正至今还有些不敢置信。
魏铮也笑道:“我起初也是这么想的,可想来做大事的人都需要些气运,我倒霉了一辈子,想来气运是变好了不少。”
听了这话,孙正才安了心。
等下完棋,文官们又将草拟好的文书给孙正瞧了一眼。
孙正的文学才华自然不必多言。
他亲自铺陈纸墨,在文书上写下了几个大字,将这讨贼文书的寓意又拔高了几个层次。
魏铮看完,忍不住赞叹道:“李慎得罪了您,可谓是踢到了钢板。”
“你这猢狲,如今也会说玩笑话了。”孙正笑道。
两人说笑一番,又喝了几碗酒,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终于等来了王悦的身影。
也不知晓王悦是怎么知晓魏铮在孙正府上的,他就是顶着一身深重的露水赶来了孙府。
与此同时,他手里还端着一盒红漆木雕花盒子。
魏铮见了他,忙问道:“你怎么样了?”
王悦朝他一笑,只道:“你放心,我出手,从来没有失败过。”
他在黑市里蛰伏了许多年,疯狂地积攒银钱,就是想打听得知当初京城内谁谁与鞑靼人勾结在一起。
那人为了一己私利,丝毫不顾及西北百姓们的安危,实在是可恶。
王悦早就发过毒誓,一定要手刃了那人。
最后,他从魏铮嘴里得知了那人的身份。
李慎,东宫太子,差一点就成为了大雍朝下一任的帝王。
让这样卑劣不堪的人坐上帝王之位,后果简直不堪设想,百姓们的处境也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纵然王悦不是要为自己的父母双亲复仇,也要手刃了李慎。
“你瞧瞧这里面是什么。”王悦如此笑道。
不多时, 王悦便将那红漆木盒子递给了魏铮。
魏铮打开一瞧,陡然脸色一白,差一点点就吐了出来。
孙正好奇,也凑过来瞧了一眼,果不其然,也是一副要呕吐的模样。
这时,魏铮说了一句:“你杀了他,怎么还要折辱他的尸身?”
“我愿意。”王悦笑道。
魏铮无语,谢过了王悦的所作所为,便让人将那红漆木盒子销毁。
李慎已死,他一声令下,便带着所有的私兵们冲去了东宫。
如今就是扫尾工作了。
东宫内的人失去了李慎后就等同于群龙无首,如一盘散沙般失去了方向。
魏铮一带人闯进去,他们就只有缴械投降的命。
不多时,魏铮便彻底结局了东宫内的混乱的局势。
而后,文官们便将李慎与鞑靼勾结的文书公布天下。
至此,李慎的身后名声也是一落千丈。
而后,孙正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大肆推拒魏铮登上帝位。
也有人不服,觉得要从皇室宗亲里择取几个出息的宗氏子登上帝位。
可孙正却讥讽着笑道:“宗室里的子弟们,不是吃喝嫖赌,便是与李慎沆瀣一气,像他们这样的人哪里有资格入主帝位?我们推拒帝王,是为了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而不是为了一己私欲在这里争抢得好似乌眼鸡一般。”
说着,孙正便高举起了魏铮的手,只道:“他,他与他的父亲在西北立下赫赫战功,保护了西北人民不受鞑靼们的侵害,我认为满朝文武、皇室宗亲之中没有一个人比魏铮更能配得上皇帝之位,若能将大雍朝的江山交在他手里,才算是给百姓们的交代。”
至此,再没有人质疑魏铮。
魏铮便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大雍朝新一任的帝王。
即位第二日,他就改国号为大齐,在位十三年,百姓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开创了永明盛世。
史书上赞他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