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529章 假如朱棣穿越到崇祯时期,能否挽救大明?

第529章 假如朱棣穿越到崇祯时期,能否挽救大明?

此时,弹幕弹出。

“机器狗的出现,说明第二代也下生产线了,第三代研制中了,第四代有眉目了,第五代会议中。”

“第六代也在构思中了。”

“咱妈:我不赌你会支持我,但我赌你会跟我反着来。”

“玩阳谋还必须自身有实力才行。”

“哈哈,吓死那帮孙子。”

......

各朝古人此时都回忆着“南天门计划”的内容。

白帝、鸾鸟、玄鸟、承影......

南天门计划,那宏伟的想象,至今都让他们觉得震撼!

而对于漂亮国来说,信则有,不信则量产。

如果漂亮国信了,便要时刻忌惮华夏的崛起。

如果漂亮国不信,那就等着华夏早晚会量产。

所以,这不是他们相信不信的问题,而是他们必须要相信,华夏一定会将“南天门计划”搞出来。

将想象完全变成现实,他们这些古人也很期待呢。

在各朝古人感慨之际,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假如朱棣穿越到崇祯时期,能否挽救大明?】

【假如杀人如麻的朱棣,魂穿到了马上要上吊的崇祯身上。】

【他能靠杀字诀,逆天改命吗?】

......

永乐年间。

朱棣看到标题的瞬间,思绪如潮水般开始翻涌,整个人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既然他一手开创了永乐盛世,那自然是想将这个盛世延续下去的。

朱棣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身旁的儿子朱高炽和孙子朱瞻基身上,眼中尽是欣慰。

因为他们两父子继永乐盛世之后,又开创了仁宣之治。

只是可惜。

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而朱瞻基也英年早逝。

在此之后,朱祁镇登上帝位,却宠幸宦官,开始胡来,导致明朝开始衰弱。

但朱棣心里明白,一个王朝起起落落,起起又落落,才是常态。

在朱祁镇之后,大明也是有过中兴之主,也有过锐意进取的朝臣。

只是,王朝难免衰败。

大明最后一任皇帝,最终上吊煤山。

他不是没想过如果他生在崇祯时期,能否挽救大明这个问题。

奈何天幕给的关于明朝后期的信息太少,他也不敢打这个包票。

不过,他的骨子里还是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自信。

毕竟,自己可是以八百府兵,成功发动靖难上位的皇帝!

......

【你是永乐大帝朱棣,刚从万国来朝、四海升平的幻梦中抽离,紧接着就被一股刺骨的寒风猛地灌进现实。】

【眼前不再是金碧辉煌的奉天殿,而是紫禁城里摇摇欲坠的破宫墙。】

【你下意识地低头查看自身,身上竟然裹着一件酸臭破旧的龙袍。】

【耳边是风的鬼哭狼嚎,还有远处越来越近的喊杀声。】

【你仔细一看,你变成了那个马上就要去煤山,寻找那棵歪脖子树上吊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

......

永乐年间。

朱棣心头猛地一颤,眼中闪过一丝惊愕。

这开局可不好!

他回想起天幕中提到过的崇祯时期的大致局面。

天灾不断,人祸亦是。

国库空虚,党政不断。

宗亲贵族,尾大不掉。

若是他穿越在崇祯继位之初,尚且还有充裕的时间去整治吏治,任用贤能。

在此基础上,他还会积极关注民生。

采取一些惠民之策来安抚民心,积极赈济灾民、减轻赋税等等。

再者,他还有着多次出征的经验,能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军事战略。

加强边防建设,合理调配兵力等等。

如此一来,兴许他还能有机会扭转乾坤,重振大明雄风。

可是他直接穿越在了明朝的身死国灭之际。

这可是地域难度啊!

不过,这样的开局虽然凶险万分,也没让朱棣感到束手无策。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可是封狼居胥的马上天子!

李自成既然带兵攻来,那就打!

......

洪武年间。

朱元璋此时也在思考,若是他穿越到末代皇帝崇祯身上,能否拯救大明这个问题。

他感觉以自己的本事,此事应该是毫无难度。

自己可是乞丐开局,都能一步步登上帝位。

好歹崇祯还是个皇帝,朝中尚有忠臣良将,麾下也有可用之兵。

即便局势再艰难,大不了发动天下百姓,同仇敌忾,共御外敌。

就像那北京保卫战时,所有人为了抵御外敌,拧成一股绳去战斗。

朱元璋想着想着,视线不由自主地向天幕看去。

他也很好奇,后人口中的永乐大帝朱棣,到底能不能给大明逆天改命。

......

【反了!全都反了!】

【滔天怒火,在你胸腔炸开。】

【带着当年靖难夺位的狠厉,你咬牙切齿。】

【朕的江山,朕亲手从侄儿手里抢。】

【不!打下来的江山,岂容竖子败坏至此。】

......

崇祯年间。

朱由检嘴角泛起一抹苦涩的笑意,那笑容里满是无奈与悲凉。

他怎么就变成了永乐大帝朱棣口中的“竖子”。

他接手明朝的时候,就是一个烂摊子,已经是内忧外患的局面。

内有政治腐败,东林党和阉党之间如同两条争斗不休的恶犬,互相倾轧,争权夺利。

整个朝堂,被他们搅得乌烟瘴气。

为了整顿朝纲,他耗费了无数心血,终于铲除了魏忠贤一党。

本来以为朝堂能清明,可是东林党又开始整日争论不休。

而外部,女真族不断入侵明朝边境,边境的百姓苦不堪言。

再加上各种天灾不断,导致饥荒严重,民间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这样惨绝人寰的景象。

百姓活不下去,于是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不断壮大。

他们多次攻城掠地,严重动摇了大明的统治基础。

为了应对农民起义和满洲的入侵,朝廷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军费。

可国库早已空虚,又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朝廷只能不断加重税收。

百姓不堪重负,越来越多的人被逼无奈,加入了起义军,使得农民起义的规模继续扩大。

朱由检何尝不知道,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一个无解的死局。。

可是,他已经到穷途末路的阶段了。

还好他从天幕中得知,还可以抄几个宗亲来充实国库,来解燃眉之急。

可他还是对明朝未来感到很是绝望。

于是,他的视线急切的投向天幕,眼中也闪过一丝期待。

他想知道永乐大帝朱棣,能否有解决这个困局的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