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一叠密信
\这就是从王勇住处搜出来的所有文件。\林焱把一叠密信放在萧瑾面前,\陛下请看。\
萧瑾翻看着文件,眼神越来越冷:\这些人,好大的胆子!\
文件显示,王勇不仅策划了这次的军械走私,更是在北方布置了一个完整的谋反网络。他们打算利用勤王的名义,先控制边境重镇,然后里应外合,直取京城。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林焱指着其中一份名单,\这些人,都是他们在朝中的内应。\
萧瑾仔细看了看:\户部、兵部、工部......几乎朝中重要衙门都有他们的人。难怪这些日子,推行新政会遇到这么大的阻力。\
\陛下,现在怎么处置?\老太师在一旁问道。
萧瑾放下文件:\先把涉案的官员全部拿下。至于王勇......\他看向林焱,\你怎么看?\
\此人罪大恶极,按律当诛。不过......\林焱沉吟道,\臣建议先不要处决他。\
\为何?\
\王勇在北方经营多年,肯定还有不少隐藏的力量。如果能利用他......\
萧瑾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用他来清除那些还没浮出水面的势力?\
\正是。\林焱点头,\而且现在正是推行新政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借此机会,一举肃清这些阻力......\
\说得好!\萧瑾站起身,\传旨下去,即日起,对涉案官员进行大清查!\
就在这时,一名官员匆匆进来:\陛下!各地都传来消息,说是发现了大量走私的军械!\
\在哪里?\
\大多藏在一些偏僻的盐场和商铺中。而且......\官员压低声音,\这些地方都和徐家有关!\
林焱冷笑:\看来徐家在江南经营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布置这个网络。\
\不止是徐家。\萧瑾眼中寒光闪动,\这些盐商勾结官员,中饱私囊也就罢了。居然敢参与谋反,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
老太师这时开口:\陛下,臣以为,此事可以借题发挥。\
\太师请说。\
\既然查出这么多弊端,不如趁此机会,彻底整顿盐政。\老太师捋着胡须道,\正好可以配合新政的推行。\
林焱眼前一亮:\太师说得对!臣已经拟好了一份新的盐政改革方案,请陛下过目。\
萧瑾接过方案,仔细看了看:\这方案倒是不错。不过......\他抬头看向林焱,\实施起来,只怕会遇到不小的阻力。\
\陛下,臣觉得时机正好。\林焱分析道,\现在亲手抓住了王勇,揭露了这么大的案子。朝中那些人,就算有意见,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且......\老太师接过话头,\彭显忠在江南立下大功,正好可以让他来主持这次改革。\
萧瑾点点头:\就这么办!传旨......\
话未说完,外面又传来通报:\启禀陛下,漕运司那边送来了赵明的调查报告!\
林焱接过报告看了看,脸色微变:\果然如此。赵明之死,确实和这个案子有关。他在查漕运账目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异常......\
\什么异常?\
\这些年漕运的账目中,有大量的空缺。\林焱指着报告,\很多货物登记的重量和实际不符。他们就是用这个空缺,来运送军械!\
萧瑾脸色一沉:\漕运司也要彻查!朕倒要看看,还有多少老鼠躲在里面!\
就在这时,又一名官员匆匆进来:\陛下,江南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发现了王勇的一个秘密据点!\
\找到什么了?\
\除了军械,还有大量的账册和密信。其中......\官员迟疑了一下,\还有一些是关于朝中重臣的把柄。\
萧瑾和林焱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这些人倒是会打算。\林焱冷笑,\搜集朝中重臣的把柄,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
\把这些东西都带回来!\萧瑾沉声道,\既然他们敢搜集朕的臣子的把柄,那就别怪朕......\
\陛下。\林焱突然开口,\臣以为,这些东西反而可以利用。\
\什么意思?\
\既然要推行新政,总要有些手段。\林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些把柄在手,那些人就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反而可以借此机会,逼他们就范。\
萧瑾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
\不错。\林焱点头,\让他们知道这些把柄在我们手里,但是暂时不用。等到推行新政的时候,如果他们敢阻挠......\
\好!\萧瑾大笑,\就依你的计策!来人,拟旨!\
看着萧瑾在奏折上龙飞凤舞地写着,林焱心中暗暗盘算。这次的事情,既是一场危机,也是一个机会。只要利用得当,完全可以借此推动新政的实施。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通报:\启禀陛下,彭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
彭显忠快步走入殿中:\陛下,臣已经按照吩咐,在江南安排好了一切。那些涉案的商人,全都抓起来了。至于他们的产业......\
\如何处置?\
\臣以为,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分配盐政。\彭显忠正色道,\让那些真正老实本分的商人有活路,而不是被这些大盐商垄断。\
林焱点点头:\彭大人说得对。新的盐政改革方案里,就有这一条。只是实施起来......\
\这一点请陛下和林大人放心。\彭显忠沉声道,\经此一事,江南的那些商人,已经被打怕了。现在正是推行新政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