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天庭不成,但吾之灵山...必成!
夕阳高悬于山峰远处,逐渐的西斜落下。
青芝山下的温麻村。
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每个人家都开始吃起了年夜饭,时不时还会传来清脆的鞭炮声。
天威观中。
众人都已经坐上位置,开始吃起了这特殊的年夜饭。
由于震乾道长的戒律严苛,所以专门摆了个小桌子,摆在众人旁边,并没有跟着一起上桌。
相较于以往几次,这次的年夜饭,无疑也是人最多,最热闹的一次。
......
宁法师端起地瓜烧轻抿一口。
再次看向那正大咧咧,扯着一个大鸡腿啃着的张道一,眸中还带着几分疑惑,开口道。
“道一小友。”
“你刚刚说是...稍稍再过几年,要将那岛上余孽手中的天师印和天师剑取回,这是何意?”
“莫非你有办法去那岛上,寻那些余孽讨回这两个重要法器吗?”
“以我对那些人的了解,即便是第六十三代天师已经离世,肯定是不会因你有祖天师的降授,便承认你为第六十四代天师。”
“主动给出这两个法器,你去岛上的话,多半是无功而返啊。”
“清元法师,无需担心。”满嘴油花的张道一,轻轻摇了摇头后,便是无比肯定的讲述道。
“祖师降授法诀和法咒给我这件事。”
“那些余孽肯定也有法子能知晓,根本就无需我去那岛上寻,他们为了维护那所谓的正统二字,定是会主动来此寻我。”
“而我与他们若见到的话,必定就是生死搏命的斗法,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正因如此,我在通读学完那些法诀和法咒后,便通过贤明师兄,打算参与这次新天庭的大劫。”
“打算利用这次凶恶的大劫,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法力和道行。”
听到此话。
宁法师不由得点了点头,稍稍的松了口气。
真正的道门中人,从来不怕斗法。
尤其是天师府的万法宗坛,那各种法诀和符箓等都厉害的很,在斗法之中,能压过其一头的基本没有。
若是靠斗法来搏个正统之名。
将天师印和天师剑寻回,无疑是最为恰当的行为,总比盲目去那座岛上伸手讨要,最后碰的一鼻子灰好不少。
“这可是祖师降授啊。”普宁道长有些感慨的说了句,往嘴里倒了一大口酒,意有所指的继续道。
“若是寻常时候,法脉皆有师父传给弟子,哪里会有祖师显灵降授这种事。”
“单从这一点来看,祖天师只怕对那座岛上的余孽,早就是心有不满了。”
“再等待如此之久,依旧不见他们回头后,还在行错事后。”
“便是彻底的看不下去,专门寻了个资质和秉性都上乘的弟子,以此来降授法门。”
“如此一来,这天师府才不会继续落寞下去。”
“更不会继续听到,六十三代后天师府中再无天师,万法皆溃,这般让人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话语。”
降授。
指的是在奏职或受箓时,祖师直接显灵...亲自将法脉中的各种手诀和法咒传给某位弟子。
在整个道门历史上,这种降授都没有发生过几次。
毕竟,若是祖师次次都降授传法门的话,那又要师父何用,无法起到持续性的传承。
当然最关键的是...法诀和法咒能降授,那行事风格和道门忌讳等,则是需要极其严格的言传身教,根本没办法通过降授传下。
正因如此,
在大多数的道门中人看来,如果会出现祖师降授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个法脉衰落过于厉害,各种道法缺失太多,就连祖师都看不下去了。
或许是...祖师对某一代弟子极为不满,干脆自己传下法脉,以此来争个所谓的正统。
当前,张道一所面临的情况,竟是这两种皆有,无疑说明了...到了后面必定会有一个所谓的正统之争。
......
几人稍稍的谈论下龙虎山之事后。
终于是回归正题,也就是这次几人来到闽地,所谓的新天庭一劫。
额头带着几缕白发的贤明,看向宁法师和普宁道长两人,微皱着眉缓声讲述道。
“清元师叔,普宁师叔。”
“根据你们所给的消息,我并未耗费多少的法力,便将那新天庭劫难的确切时间给算出来。”
“再过九天的玉皇大帝诞辰,多半就是新天庭劫难显现的时候了,可这问题便在于...这时间确定了,可地点却还不能肯定啊。”
“贤明,无需太担心。”宁法师摇了摇头,手指轻点着桌面笑着道。
“玉皇大帝诞辰,俗称为拜天公,在闽东和闽北地区,并不算太流行,规模也不会太大。”
“但在闽南地区的话,可就是极为盛行了啊。”
“毫不夸张的说,这闽南地区的拜天公,那比起今天所过的除夕,都还要热闹看重不少。”
“每到正月初九的子时,各家各户都会放起烟花炮竹,那可真是足足能响一整晚啊。”
“以先前两次劫难的显现状态来推断,这所谓的天帝,就是一贯的用各类愿力和信徒之念,来强行让此番天地承认。”
“正因如此,咱们这次该做的事,便是寻那闽地之中,拜天公最为热闹和喧嚣的地方,多半就不会出错了。”
见到宁法师这般有把握,贤明稍稍松了口气。
但想起后面的这句话后,则是又有些说不出的担忧,看了眼正在安静吃着猪肘子的林海恩,开口道。
“清元前辈。”
“除了这件事外,我此前窥探出的那个天机中,看到的第二句话亦是让我有些隐隐担心啊。”
“大圣踏破凌霄殿,这是否会太过勉强?会不会导致其他祸事?”
“要是因这一时之劫,导致毁了我们道门百年的未来,这无疑着实是有些不值当啊。”
虽然没有明说。
但宁法师却很清楚这话语中的意思,正准备开口讲述什么的时候。
林海恩暂时放下碗里的大肘子,看向额头还有白发的贤明,无比肯定的摇头道。
“贤明师兄,你无需担心。”
“在那九天之上的大圣爷,估计早就按耐不住,早就想捅破这个天,圆其曾经的执念了。”
“如果你们不准我去的话,只怕是...就算我能答应,那大圣爷多半也答应不了。”
“这天庭,祂...注定要破!”
......
与此同时。
闽南,鹭岛。
一位穿着华贵大红袈裟,手持一个灿金禅杖,肩膀还站着一只三足黑鸦的胖和尚。
在这特殊的除夕之际,在那鹭岛乡村中看似漫无目的的走着。
当其走到一处极为寻常的村庄后。
这胖和尚便朝着一处寻常的平房走去,见到那坐在平房外的小板凳,看着他都还在流鼻涕,明显智力有些低下的十七、八岁守村人。
胖和尚脸上露出一抹温和慈祥的笑容,走到这位守村人面前,脑后佛光四溢的讲述道。
“汝之身上,有那一番天帝命,可愿来当那天帝?”
说完之后。
还不等着这位守村人回答,胖和尚便是伸出手,在其脸上轻轻一挥。
那一股极其特殊的命格,瞬间从这守村人的身上迸发而去,竟是带着一番帝王气息。
而这守村人脸上的愚钝已然不见,带着几分凶恶和冷冽,回答道。
“本王,自是要当天帝,要成这天地。”
“如此甚好。”胖和尚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找出一个口袋,直接往这位守村人头上一罩,无比轻松的便将其掳走。
紧接着。
胖和尚又看向肩上的三足乌,脸上带着几分嘲笑的解释道。
“三足乌,汝可看到了。”
“若是身上的福缘不够,即便像刚刚那痴愚的傻子一般,有那帝王之命,跟那天上玉帝同时诞辰。”
“亦是成不了事,反而会因这好命,成了人人唾弃的傻子。”
“汝,亦是如此。”
“即便有条好命,却是成不了事,跟着本佛好生修炼,当那灵山的护法神兽,才是汝最该当之事。”
“本佛已看到了未来,新天庭若是不成,吾之灵山...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