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 第一百五十章 明盈力劝

第一百五十章 明盈力劝

王廷内顿时一片哗然,朝臣们纷纷交头接耳,眉头紧皱,气氛变得愈发凝重。

群臣低声议论。

“军中无粮,怎么打?”

“即使有粮了,也打不了啊!张邺可是百万大军呢”

“看来,也只有丞相提议的避祸北寒国才是明智之选”

、、、、、、

丞相姜仲微微叹气,站出来说道:“君上,如今这形势,实在是万分危急啊。

粮草乃军队之根本,若无粮草,士兵们哪还有力气打仗?”

明景阳焦急地在龙椅前踱步:“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筹集粮草了吗?”

姜仲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君上,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依臣之见,不得已就从城中百姓手里夺粮吧。”

此言一出,不少朝臣露出了惊讶和犹豫的神色。

一位朝臣站了出来,忧心忡忡地说:“丞相,这不妥啊。百姓本就生活不易,如今要从他们手中夺粮,恐怕会引发民怨啊。”

姜仲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也知道此举可能会引起百姓的不满,但如今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若不如此,大军一旦溃散,后果不堪设想啊。

我们也只能先顾大局,再图安抚百姓之事了。”

另一位朝臣也附和道:“丞相所言虽有道理,但这毕竟是关乎民心的事。

一旦民心丧失,那我们即便守住了城池,也难以长久啊。”

姜仲看向明景阳,躬身说道:“君上,臣明白您的担忧。但目前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我们可以承诺百姓,待日后局势稳定,定当加倍补偿他们。

现在关键是要稳住军心,保住国家啊。”

明景阳停下脚步,神情凝重地看着姜仲:“丞相,你这提议,孤实难轻易决断啊。

从他们手中夺粮,孤于心何忍?”

姜仲连忙跪地:“君上,臣恳请陛下以大局为重啊。

若因顾及百姓而使军队失去战斗力,最终城破国亡,那百姓岂不是更要遭受战乱之苦?

此时若能暂时忍受夺粮之痛,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啊。”

其他朝臣见状,也纷纷跪地:“陛下,丞相所言极是啊。请君上速做决断,莫要再犹豫了啊。”

明景阳闭上眼睛,痛苦地思考着。

良久,他缓缓睁开眼睛,眼中满是无奈和悲痛:“罢了,就依丞相所言吧。”

太子明盈吃饱饭,换好衣服后,整个人焕然一新。

他坐在王廷之中,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磨难后的坚毅与沉稳,开始仔细了解现下的情况。

朝臣们见太子如此模样,皆围拢过来,纷纷向太子讲述着如今明国面临的严峻局势。

明盈认真倾听着众人的诉说,不时微微点头。

待众人说完,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明景阳面前,躬身行礼:“君父,儿臣以为之前丞相姜仲的提议‘由东面司州撤走,最好避祸到北寒国’是不错的选择。”

明景阳微微皱眉,眼中露出一丝疑惑:“盈儿,你为何如此认为?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其中变数诸多啊。”

明盈神情坚定地看着明景阳:“君父,如今明国已不可能存在了。您想啊,张邺军势力强大,对我们明国形成合围之势。

我们现有的兵力与其相比,犹如以卵击石。

而我们死守籍姑城,粮草供应又成问题,军心也开始不稳。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若不寻找一条生路,恐怕明国真的要覆灭了。”

丞相姜仲在一旁附和道:“君上,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我们现在必须当机立断,寻找新的出路。若不抓紧时间行动,只怕连这最后的机会都没有了。”

明景阳依旧忧心忡忡:“可是,这北寒国又怎会轻易接纳我们呢?万一他们不同意,我们岂不是自寻死路?”

明盈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父皇,若北寒国不同意,那就打下来。

我们明家在明国有深厚的根基,手中仍有一批忠诚的士兵。

我们凭借着这些人马,拿下北寒国并非没有可能。

一旦我们占据北寒国,便可继续在此称王。”

有朝臣提出疑问:“太子殿下,张邺打得旗号是恢复荆国。

若我们去了北寒国,张邺还会不会再来攻打我们?他可有诸多理由啊。”

明盈摇了摇头:“诸位大人不必担忧。张邺现在的目标是恢复荆国,他的军事行动都是围绕着这个旗号展开的。

我们去了北寒国,他若再来攻打,就师出无名了。

毕竟,北寒国与他所谓的恢复荆国并无直接关联。

他若贸然出兵,会引起各方势力的关注和质疑,对他不利。”

明景阳听后,点了点头:“盈儿分析得有道理。只是,这其中的风险还是很大啊。

万一大乾王朝派兵清剿我们怎么办?”

明盈胸有成竹地说:“父皇,这个简单。

只要我们拿下北寒国,不更改国号,仍然对大乾称臣,那就没有问题了。

大乾王朝看重的不过是自身的利益和威严。

我们保持对大乾的臣属关系,在名义上就还属于大乾的统治体系之内。

他们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不会轻易对我们动手。

毕竟,对于国家而言,只有利益没有感情。

大乾王朝也会权衡利弊,不会轻易因为张邺而与我们彻底翻脸。”

一位朝臣还是有些担忧:“太子殿下,虽然如此,但大乾王朝的心思难以捉摸。

万一他们对我们下手,我们该如何应对?”

明盈沉吟片刻:“这位大人的担忧也有道理。

所以,我们在占据北寒国后,不能掉以轻心。

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军事建设,训练士兵,打造精良的兵器,提高我们的战斗力。

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与大乾王朝沟通,表明我们的诚意和立场。

我们可以向大乾进贡一些珍奇异宝,以示我们的忠心。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大乾王朝的动态,若有风吹草动,及时做好应对准备。”

丞相姜仲赞叹道:“太子殿下思虑周全。只是这一系列的举措实施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啊。”

明盈点头:“丞相所言极是。但这是为了我们明家的未来,为了让明国的百姓有一线生机,再难我们也得去做。

我们可以在撤离籍姑城的过程中,有序地组织百姓和物资,尽量保证不出现混乱。

到了北寒国后,要尽快安抚当地百姓,争取他们的支持。

同时,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经济,为我们的军事行动和国家建设提供保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