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为太后针灸
李宝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民女在民间学过些针灸之术,若太后不弃...\
\这...\淑妃犹豫片刻,\本宫可为你引荐,但太后见与不见,就难说了。\
离开景仁宫时,李宝儿的药箱里多了一封淑妃的亲笔信。她沿着御花园小径缓步而行,暗中记下各处岗哨和路径。
转过一处假山,她突然撞见一个年约五旬的嬷嬷,面容严肃,眼神锐利如鹰。
\你是何人?怎在此处徘徊?\嬷嬷声音冷厉。
李宝儿连忙行礼:\民女是淑妃娘娘请来的医女,正要出宫。\
嬷嬷上下打量她,目光在她腰间的药囊上停留片刻:\医女?可会针灸?\
\略通一二。\李宝儿谦逊道。
\跟我来。\嬷嬷转身便走,不容拒绝。
李宝儿心跳加速,跟着嬷嬷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僻静的偏殿。殿内熏香浓郁,却掩不住一丝若有若无的药味。
她敏锐地分辨出其中含有曼陀罗和乌头的成分——都是能致幻的毒草。
\太后凤体欠安,你且看看。\嬷嬷掀开珠帘。
李宝儿深吸一口气,步入内室。太后半卧在凤榻上,虽已年过六旬,却保养得宜,唯有眼角细纹泄露了年龄。她双目微阖,听到脚步声才缓缓睁开。
那一瞬间,李宝儿仿佛看到一道寒光闪过——这绝非普通老妇人的眼神。
\民女李氏,拜见太后娘娘。\李宝儿恭敬行礼。
太后没有立即让她起身,而是细细打量她许久,才道:\听说你会针灸?师从何人?\
\回娘娘,民女幼时随药王谷外门弟子学过些皮毛。\李宝儿故意半真半假地回答。
太后手指突然一颤,腕间的翡翠镯子碰撞发出清脆声响。\药王谷?\她声音陡然提高,\抬起头来。\
李宝儿抬头,与太后四目相对。近距离看,太后眼下有淡淡的青黑,嘴唇略显苍白,是长期服用某种药物的迹象。
更令她心惊的是,太后右手腕内侧有一个几乎不可见的针眼——正是\鬼门针\的施针痕迹。
\你叫什么名字?\太后突然问。
\民女李宝儿。\
\李宝儿...\太后缓缓重复,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可是萧谨言之妻?\
李宝儿心头一震,暗叫不好。她强自镇定:\正是拙夫。\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嬷嬷的手已按在腰间,那里隐约可见一把短刀的轮廓。太后却突然笑了:\好,很好。哀家正需要一位信得过的医女。\她伸出右手,\近日手腕酸痛,你且看看。\
李宝儿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她深知这绝对是一场试探。
只见她面不改色,动作轻柔地托起太后那保养得宜的手腕,仿佛真的全神贯注于诊脉一般。然而,她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个针眼——那是一个非常新鲜的针眼,绝对不会超过三天。
而与此同时,李宝儿心里飞快地思考着。林世安已经被收监半个多月了,这就意味着……
“娘娘,您的气血似乎有些不畅呢,是否夜间难以入眠呀?”李宝儿突然开口,打断了自己的思绪,同时也打断了太后的沉默。
太后闻言,微微挑起了那对细长的眉毛,似笑非笑地看着李宝儿,反问道:“哦?你这小丫头,倒是有些本事,怎会知晓本宫夜间难眠之事?”
李宝儿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回娘娘的话,民女从您的脉象中察觉到弦急之象,这通常意味着肝火旺盛,而肝火过旺往往会导致失眠等症状。”
太后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乎对李宝儿的解释颇为满意。
李宝儿见状,心中稍安,接着说道:“不过娘娘无需担忧,民女略通医术,可为娘娘施针调理一番,或许能缓解您的不适。”
说罢,她不待太后回话,便迅速从随身携带的医箱中取出一根银针。
这一举动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她故意在太后的眼前将那根普通的银针晃了一下,而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中,她巧妙地融入了药王谷特有的起手式。
太后的瞳孔微缩,手指不自觉地在榻上轻叩三下——正是药王谷同门相认的暗号。
\用这根。\太后突然从枕下摸出一个锦囊,取出一枚细如发丝的金针递给李宝儿。
李宝儿接过金针,心头狂跳——这正是\鬼门针\!针尖泛着诡异的蓝光,与她从林世安药箱中发现的如出一辙。
\民女...不敢用这等贵重金针。\她假装惶恐。
太后冷笑:\药王谷掌门之女,也会怕一根金针?\
这句话如晴天霹雳。李宝儿的手微微发抖,她没想到太后竟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十五年前药王谷内乱,她父亲——当时的掌门惨遭杀害,秘籍被盗,她侥幸逃脱,被李老四收留,当成亲闺女来养,所以隐姓埋名至今。
\娘娘认错人了。\李宝儿强作镇定,\民女只是...\
\不必装了。\太后突然坐直身体,哪里还有病弱之态,\你以为哀家不知萧谨言在查什么?\她凑近李宝儿,身上散发出淡淡的药香,\告诉你丈夫,适可而止。林世安不过是个棋子,有些秘密,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
李宝儿感到一把短刀已抵在她后腰。她深吸一口气,突然手腕一翻,金针在太后腕上轻轻一刺——并非死穴,而是一个能让手臂暂时麻痹的穴位。
\娘娘恕罪。\她声音平静,\这针法名为'春风化雨',专治手腕酸痛。若民女有异心,刚才这一针便可取人性命。\
太后惊讶地看着自己突然无力垂下的手腕,眼中闪过一丝忌惮。
\好一个'春风化雨'。\太后缓缓道,\看来药王谷的绝学,你继承了不少。\
李宝儿趁机将金针收入袖中:\民女告退。若娘娘需要,随时传召。\
离开慈宁宫时,李宝儿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她刚转过一道回廊,便听见身后有细碎的脚步声——有人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