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暴露(下)
同一时间,就在掌印太监王安与英国公张维贤密谈的时候,不过半炷香脚程的定国公府也是灯火通明。
静谧的院落中,迟迟没有睡意的定国公徐希披着一件黑袍,面无表情的在原地踱步。
借着头顶朦胧的月光,隐约能够瞧清徐希脚底散落着燃烧过后的书信灰烬。
尽管如今的京师还算平静,但这位袭爵多年的定国公却隐隐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南方的那些士绅勋贵的胆子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为了给\操江提督\和\守备太监\一个下马威,竟是敢在运河沿岸设伏?
半晌,年过六旬的徐希意味深长的吧唧了一下嘴,转而面朝着紫禁城的方向凝眉不语。
距离天子突然\病重\,难以处理朝政已是过去整整九天了。
在这期间,首辅方从哲和次辅刘一璟先后多次率领朝中的文武百官前往乾清宫\请安\,却无一例外的被掌印太监和皇后娘娘挡了回来。
天子久病不愈,皇后娘娘又生育在即,莫说他这等世袭罔替的勋贵,即便是北京城中的市井百姓也能嗅到其中存在的\阴谋\味道。
虽说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大明天子的身体状况便有些不尽人意,紫禁城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隐患。
但天子这病实在来的过于蹊跷且突然。
要知晓,就在几个月前,天子还曾亲自领兵赶赴兖州平乱,成为自武宗皇帝之后,第二位亲临疆场的大明天子。
此外,据宫中传出的消息,天子在突然\病倒\的前一日,还在乾清宫暖阁单独召见如今已是赶赴南直隶任职的\操江提督\惠安伯张庆臻。
这一切的蛛丝马迹,均是在侧面证明着天子的病情,或许存在着外人难以知晓的\隐情\。
而这个\隐情\,又极有可能与当下南直隶错综复杂的局势有关。
\来人..\
想到这里,定国公徐希便将目光收回,下意识的瞧了一眼脚底的灰烬之后,转而朝着远处的黑暗呼和道。
\公爷。\
很快,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便从黑暗中涌现,毕恭毕敬的行至徐希身前。
\书信可都送出去了?\
天子久病不愈,迟迟不能临朝辅政,朝中那些大臣早就急的上蹿下跳,只差一个契机罢了。
前几次的\请安\,一直是由首辅方从哲和次辅刘一璟主导,他们这些勋贵为了避嫌,始终没有参与其中。
但如今天子已是称病不出将近十日之久,京中的百姓们也是人心惶惶,估计他们勋贵很快便要迫于\舆论\的压力,会同在十王府中居住的宗室,一同进宫向天子\请安\。
为此,他今日在五城兵马司署衙官厅议事的时候,特意试探了一下其余勋贵的态度。
\回公爷的话,书信已是按照您的吩咐,分别送往其余爵爷的府上。\
闻言,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便肃声回应,但眼神却显得有些躲闪,似是欲言又止。
\怎么,出事了?\
徐希虽是上了年纪,但视力一向不错的他,瞬间便捕捉到了眼前管家脸上的异样。
\回公爷,几位爵爷那边倒是顺利。\
\都愿意来日跟随公爷,一同进宫向天子请安,探视天子。\
迎着徐希的审视,管家稍作犹豫之后,又忍不住涩声道:\但小的今日在街上,却是无意间撞见了几位在兵部任职的主事,顺势听见了他们谈论的内容..\
\他们说什么了?!\若是往常的时候,区区的兵部主事,定国公徐希自是不会将其放在眼中。
但今时不同往日,他不能错过半点风吹草动。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就是些闲言碎语,其中涉及到了兵部尚书王在晋,王大人..\
见眼前的定国公突然来了兴趣,管家脸上的迟疑之色更甚,似是担心内容有些无聊,引得徐希不满。
\王本兵?他怎么了..\闻言,定国公徐希脸上的紧张之色稍减,但仍追问了一句。
\说是这位王大人在前几日,突然批示调兵公文,命令京营前往山东剿匪。\
\您说,山东那地方,除了流民百姓之外,便是苟延残喘的白莲余孽,怎么可能有犯上作乱的匪盗?\
自言自语间,这管家脸上便涌现了一抹诧异之色。
毕竟几个月前,朝廷刚刚从兖州大胜而归,纵使有盗匪为祸地方,也不过是些漏网之鱼罢了,何至于如此兴师动众?
\什么?京营出京了?!\
话音刚落,定国公徐希不敢置信的低吼声便于幽静的黑夜中炸响,继而引来了两三声犬吠。
\那几位兵部官员,是这么说的..\
尽管没有料到徐希会有如此大的反应,继而被吓了一跳,但管家仍是快速反应了过来,小心翼翼的回应道。
\如此大的事,兵部为何不向内阁请示?\
\钱粮呢?不需要提前准备吗?\
\王本兵他想要干什么?!\
定国公徐希越说越激动,其脸上的褶皱都是随之挤到了一起,瞳孔中满是惊恐之色。
这些京营将士们可是承担着扼守京师的重任,何须\大材小用\,赶赴山东剿匪?
更别提如今天子久病不愈,人心惶惶。
\小的听那几位兵部官员的意思,似乎是天子早就下了旨意,只是王大人前两日方才批示同意。\
\至于钱粮,户部那边好像早就拨付至西山大营了,这才没有闹得人尽皆知。\
仔细于脑海中搜寻片刻之后,心思细腻的管家方才断断续续的回禀道。
言罢,也不待眼前呼吸骤然急促的定国公有所言语,这管家又紧接着苦笑道:\至于兵部王大人..\
\公爷你莫不是忘了,早在前几日,王大人便因为积劳成疾病倒了..\
\这几天,一直称病不出,没有前往兵部当差。\
虽说兵部尚书王在晋也算位高权重,但与紫禁城中的天子相比,便显得有些无关轻重了。
故此这京中也没有人在意,这位兵部尚书其实已然称病不出多日了。
\什么?!\
\王在晋也病了?!\
听到最后,定国公的沙哑的声音几乎破碎,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惊恐在操劳的面颊上涌现。
坏了,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