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一个什么样的人?
段云峰稍微迟疑了一下,然后开口问道:“你和叶先生、周先生都有生意往来,是不是可以请他们帮忙解决一下前期费用的问题呢?”
贾勇听完,摇了摇头,解释道:“叶先生是康乐在广交会上结识的客户,严格来说,咱们华艺国贸做得是康乐的出口代理业务。叶先生并不是咱们公司自己的客户。这里面牵扯到康乐的利益。
“如果让叶先生来垫付我们在巴西的前期费用,叶先生会不会以此为由,占压部分应该支付给康乐的佣金呢?
“我这边跟叶先生一说。叶先生马上会跟康乐商量该怎么办。咱们想瞒康乐都瞒不住。康乐肯定会向陈经理兴师问罪的。
“从叶先生的角度看,只有一份钱,垫付给咱们这边,还是支付给康乐那边?从康乐的角度看,这不就等同于变相让他来承担咱们的前期费用吗?康乐肯定不会同意这样的安排。”
接着,贾勇继续说道:“至于周先生,他是从大陆过去的,时间短,基础不牢。他和咱们华艺国贸公司是首次合作,之前在巴西他从事的是不入流的带货生意。
“他能够按时将货款归还给咱们公司就已经很不错了,咱们在巴西的运营费用,恐怕是指望不上他来帮忙解决的。”
段云峰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似乎对目前的状况感到颇为棘手,他缓缓说道:“看来,现在也只能由我去联系我的节能灯客户了。
“只是我实在有些担心,业务都还没开始做呢,就直接向人家提出这种要求,人家会不会觉得我们太过分,不愿意跟我们继续开展后续的合作啊?
“要是那样的话,不仅前期费用没了着落,节能灯业务也没办法开展了。陈经理说了,业务三部原来出口巴西的业务跟我们巴西分公司没有关系。节能灯业务是我们现在唯一可做的业务了。”
贾勇听后,稍稍沉默了一下,然后果断地说:“您要是有顾虑,您可以问问陈经理,按我说的方案跟客户谈,有没有问题。我相信陈经理会认可我的思路。
“咱们还是得在商言商,您别觉得抹不开面子。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我建议,您还是赶紧抓紧时间去跟客户联系吧。这件事拖不得了。
“真要是客户反馈说,不同意垫付咱们的生活费。您再去找陈经理商量商量看该怎么办。无论如何,咱们总得带着一个切实可行的预案才能去巴西开展工作吧。”
段云峰听了贾勇的话,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接着,他又补充道:“对了,咱俩这次出国的费用,我看就由你来统一保管吧。”
贾勇闻言,连忙摆手道:“谁保管都行啊。不过,如果您来保管的话,能不能给我一些零用钱呢?另外,把我的返程机票也给我吧。”
段云峰听他这么说,不禁苦笑起来,半开玩笑地说道:“你该不会是见势不妙,就转身回国吧?”
贾勇倒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坦率地回答道:“哈哈,我还真是这么打算的呢。所以啊,护照、返程机票还有一些零用钱,我觉得咱们还是各自保管比较好。至于其他的经费嘛,您保管或者我保管都可以,反正都是用于公共支出的。”
段云峰面带微笑,语气轻松地说道:“这东西就交给你保管啦!陈淑娜之前跟我讲过,让你来负责保管。
“我听陈经理说,王鹏和夏慧捷去俄罗斯的时候,因为经费的问题闹得挺不愉快的。后来,王鹏失联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回事啊?”
贾勇听后,脸上露出一丝迟疑,犹豫了一下才回答道:“嗯……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段云峰见状,连忙摆了摆手,宽慰道:“哎呀,你别太担心啦!咱们可不能像他们那样啊。夏慧捷毕竟是女同事嘛,心眼儿可能会小一些。
“我呢,比你大了十五六岁,这次带你出国,主要目的就是一起挣钱嘛!我肯定不会像夏慧捷那样,把眼睛只盯着这点儿费用的,你就放心吧!”
贾勇听了段云峰的话,心中稍感宽慰,赶忙应道:“是是是,业务上的事情,我肯定都听您的。您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交待给我就好了。”
段云峰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轻轻地拍了拍贾勇的肩膀,鼓励道:“好嘞!别整天愁眉苦脸的,开心点儿嘛!说不定这次咱们出去,能够一切顺利,旗开得胜呢!”
两天之后,段云峰满脸笑容地走到贾勇的办公桌前,手中紧握着一张传真函,仿佛那是他的宝贝一般。
段云峰将传真函轻轻放在桌子上,然后得意洋洋地说:“贾勇,好消息啊!我的客户已经同意给咱们代垫前期费用了!”
贾勇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喜,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他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何洪利,只见何洪利像完全没有听到段云峰的话一样,依旧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手中的报纸,一言不发。
贾勇伸手拿起了那张传真函。传真函是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竖版手写格式,字体是繁体字,看上去有些古朴。写传真函的人显然是个文化人,用的是文白参半的文法,措辞严谨,用词考究。
贾勇仔细阅读着传真函,发现虽然语气十分客气,显得很有教养,但关于垫付前期运营费用一事的来龙去脉却梳理得井井有条,没有丝毫的混乱。
传真函的前一部分详细复述了段云峰上一份传真提出的要求,中间一部分则诚恳地表达了合作的愿望,最后一部分明确表示可以接受段云峰提出的代垫前期运营费用的建议。
客户同时强调,必须见到以他的公司为收货人的海运提单后,他才会垫付相关费用,并且相关费用需要从后期利润分配中扣除,并加计利息。
贾勇看完传真函后,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段云峰,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段云峰注意到了贾勇的目光,便开口问道:“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贾勇与叶先生之间经常通过传真函进行交流,他对叶先生这样的商人,写传真函的风格相当熟悉。
通常情况下,叶先生的传真函都非常简短,不讲究修辞,说的都是大白话,就事论事,有什么说什么。好像多写一个字都觉得累似的。
然而,这封传真函却与叶先生的大不相同,格式异常工整,这让贾勇感到有些诧异。
这个写传真的客户看来跟叶先生的性格很不一样,甚至不太像个为了生计忙忙碌碌的商人,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