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 第305章 基础教育和人才选拔

第305章 基础教育和人才选拔

江南聚集地,华夏最核心的聚集地之一,和北方京都聚集地并称华夏两大聚集地。

整座聚集地分布有大小上百座城市,人口超过5亿,伴随着镇国区扩大和秘境开发,如今的经济与生产逐渐恢复。

早先物资紧缺时代逐渐过去后,这里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李狗蛋从高铁站下车,他身上带着的行李不多,一个小手提箱而已,进入城市中,他的那种恍如隔世感越来越强了。

步入街道,明显能够感受到,相比京都聚集地,这里受到神话三国区的影响更小,相应的,与其他秘境的联络却是更多。

走入一家巨龙兽肉饭店,李狗蛋就座,用手机生疏的扫码点餐,而后就呆呆的坐着,一时间不知道想些什么。

好似以往很多东西回来了,却又消散了一般。

点开手机,除了不要的通讯软件之外,最醒目的便是蓝星论坛。

自从直播结束之后,蓝星论坛网络与内部网路逐渐融合,早先的天幕和光幕不再出现。

普通民众,可以凭借手机联系,当然也可以召开小型光幕,直接登入到论坛当中。

现在的蓝星,极为的热闹,而这热闹的中心,便集中在此论坛体现出来。

如今神话三国,并未与蓝星融合,因而自然难以接入网络,李狗蛋可以说是断网了三年时间,猛的一接触,自然欣喜。

点开热搜,各种国际重大事件一一显现:

【大明国(大航海时代秘境)宣布融入蓝星,位于天下五州南州之地,人口5000万,正在建设时期】

【大清国(工业革命秘境)宣布融入蓝星,位于天下五洲南州之地,人口2亿,与大明国相邻。】

【工业革命秘境大不列颠国宣布独立建国,位于中州】

【中州龙域兽潮未曾停息,猴子国,缅国等都收到波及,损失惨重】

【一战米国、一战德意志国,一战高卢国,一战沙俄国等宣布独立建国,位于西州】

····

“最近这些秘境国家也是开始融合了啊!”

李狗蛋边吃边看,仔细观察,这些国家融合的位置很随机,但好似秘境相近,应该位置会趋同一些。

“精英级秘境的大国,都选择独立建国,那史诗级呢?”

越是往下看,很多国家的主力秘境,基本都没有选择直接融合镇国区。

仔细想来,动辄几百万平方公里,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人口,想要自己融合还是太困难了一些。

李狗蛋自己也想不明白,就接着吃饭。

接下来,就是要在这里安个家了。

·····

段尘正式接手辽东政务之后,诸葛亮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迁移河北人口,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现在就是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同时进行。

一方面,解决基层官吏短缺,建立人才培养选拔体制。

另一方面,创建一个国家,哪怕没有名义,但是却能真正运行的国家机制。

这些问题,都需要商议解决,很快,一众文武被召集过来,具体的商讨正式开始。

“我走之前说过要推行义务教育,现在如何了?”

第一步,段尘需要从义务教育入手,这件事他安排了简雍全权跟进。

“回将军,如今已经在辽东全面推行,来自华夏和各地的儒者也安排到了各地学习,前段时间调查,普及率超过了50%。”

简雍回答很详细,先是大概交代了普及率和各地布置,而后就是具体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情况。

总体来说,段尘推行义务教育阻力基本被扫除,等待这套机制运行起来,下一步的统考制度便可以开始了。

早先的辽东书院,终究是世家的温床,段尘心中清楚,只有各地创办的大学,才能真正的培养他能掌控和辽东需要的人才。

这不是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学生所处的阶级问题。

辽东自耕农和城市市民这些人的文化基础还是太差,但这些却也是段尘把控辽东的关键因素。

因而,不仅仅要缓步提升,也要快速扫盲。

“河北百姓安置之后,其子女教育之事也要快速跟进,我会再向教育部安排一批生活物资,孩子上学免费同时,我们可以管饭。”

“此外,如果家长送孩子在学校读书,我们可以奖赏。”

段尘确实有钱了,早先或许还需要华夏投资,可自从自贸区开辟之后,辽东的生产贸易不仅仅可以供给内需,也能够有巨大出口空间。

加之本次征服河北,袁绍在河北的积蓄基本都归于他手,那他自然就宽裕了些。

“只要物资到位,我有信心在5年内完成彻底普及!”

资源到位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干便是。

如今,一众心腹都明白段尘的意思,全面推行义务教育,用着最大的基数来堆人才,从而逐步绕过世家的掌控。

其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教育层面,长远来看,这将是对整个大汉的社会洗牌。

如若不是依靠自己重新开天下的雄主,绝对是无法推行的,这种改革牵扯的太多太多。

但段尘,和他一手凝聚起来的辽东,是真真正正的一张白纸,在这里很少有旧的利益阶级,哪怕有也早已经被清除的差不多了、

因此,段尘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和依据办成此事。

义务教育,是长久的大计,眼下要解决的,还有辽东的官吏和各种人才短缺的问题。

“人口增多,对我们的要求也就更多了。

我计划再次发出招贤令,在辽东各城设立招贤馆,通过集中考试,政绩审核来取士,往后每3年一次,定为常规,大家以为如何?”

此话说出,在场众人都是一惊。

李旺和等探索者对此感到熟悉,这说白了,还是科举取士。

而管宁等人,却是眉头一皱,想到的更多。

大汉的征辟察举制,主要依靠的便是他人推荐,中央和地方录取的形式,长期以来,所谓的举孝廉,很多都只是一个说法罢了。

而招贤令,这等取士方式,也确实有皇帝和诸侯做过,只是其往往是考试加考核的相互结合,并且还是不定期的,不常规的。

如今段尘设立3年一次招贤,还在各地设立招贤馆,虽然没有明确的挑战察举制,但也算是要潜移默化的替代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