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修行剑典
“师尊教诲,弟子定当谨记。”
姜阳连忙点头称是。
姜阳也没想到这么简单就糊弄过去了,他原以为师尊起码要看一看他的功法,都做好了掏出那仙诀出来的准备,没想到师尊只是随意的问一问就轻轻放过去了。
不过如此也好,省得他出言解释前后缘由了。
这一头楚青翦略有些不自在,她这大体格子蜷在椅子上端坐显然有些逼仄了,但见玄光还在问话她也只好暂时忍着。
玄光关心了下姜阳可有何所需,姜阳自然摇头,他目前并不缺少资粮修行。
而后他又问了问姜阳可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让姜阳尽管问来。
姜阳一听打起了精神,他的疑问可不少呢,刚想问些《通仙道章》中遇到的疑难。
“弟子....”
可话到了嘴边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他反应过来后连忙换了几个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关隘请玄光来解答。
玄光放下茶杯,一一为姜阳解答起来,或许是姜阳修行的功法特别,有几个小问题甚至连玄光都要斟酌一会,才能给出回答。
师徒之间你问我答,令姜阳受益匪浅,尽管他的服气养性法修行起来与如今的功法不太一样,但根子上是共通的。
结束了答疑之后,玄光转过头看着憋屈的楚青翦暗自笑了笑,有心磨磨她的性子,故而并没有着急驱两人离开,而是开口问道:
“怎地想着回来了,这是在外头疯够了?”
楚青翦一听连忙坐正赔笑道:
“师尊这是哪里话,徒儿不回扶疏峰回哪里?”
玄光轻哼了一声,这话也就只能听一听了,楚青翦是个待不住的性子,从前修为低还好些,自从修行到了后期,修为止步之后四处乱窜是常有的事。
“哼,别是在外头惹了什么祸了吧?”
见自家师尊看过来,楚青翦叫屈道:
“这怎么会?师尊您还不知道我嘛,我从不惹是生非。”
玄光面若冠玉的脸庞上露出轻笑,摇了摇头道:
“你闯过的祸还少?”
胎息之时殴打同门,练气期大闹坊市痛扁欺骗她的奸商,筑基之后扮作侠女在外游历,因看不惯他人作为又惹得一堆修士追杀。
若不是身上法器宝贝多些,自身道统又厉害,如今坟头草怕是都三尺高了。
楚青翦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德行,没多做辩解而是想突然想起什么岔开话题道:
“此番弟子本是在吴国境内,于【重山】之下游历,却不曾想近期吴国不知怎地,天象一日三变,灵机若灼灼炎火....”
而后她眉眼一垂,情绪跟着低落少许:
“这天象诡异,就连我等修士呼吸之间都感到灼热难耐,其治下凡人更是不堪,新渠旁大量民众热症频发,死伤无数,令弟子心有戚戚。”
“这里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玄光听了脸上却没有多少讶色,只是开口道:
“金煞、炎火、阴寒之气最是侵害凡人生机,故而死伤就格外多些,不过凡人多有辖内宗门仙族庇护,却不是你要管的事情,管也管不过来。”
姜阳在一旁虽然听得云里雾里的,但也知道是邻国有了不小变动,能引动天象的一定不是小事。
郑国与吴国毗邻,南有重山覆盖,北有新渠横流,内里道统传承同样不少,实力强横。
楚青翦听后默默轻叹,她固然是筑基仙修,可面对此等情况也无能为力,没有阵法就算她拼尽全力仍不过是庇护一村一寨的民众罢了。
玄光却不欲解释更多,只是一挥袖赶了两人下去:
“近期恐有生变,莫要离开宗门,去吧....”
“是。”
姜阳与楚青翦齐齐应声。
两人结伴下了山,打算各回各家,分离前楚青翦转头道:
“我就住在你师兄头上的那处庭院里,得空可要来寻我。”
姜阳自是点头应允道:
“好的师姐,那我就先去了。”
“嗯。”
楚青翦应了一声望着姜阳远去的身影,歪歪头嗅了嗅袖口的气味若有所思。
……
秋风萧瑟,落叶飞卷。
姜阳站在院外,持剑参悟起了师尊赐予的《四序云终剑典》。
他花了两日闭关用以稳固修为后,就开始研习起剑典来,也是深感如今自身功伐手段匮乏,原来的剑诀已然跟不上他的脚步了。
这本《四序云终剑典》乃是一位剑仙的大成之作,姜阳不敢小觑,认认真真的翻看起来。
其内粗略分为【春分】、【夏至】、【秋临】、【冬藏】四个卷落。
每一卷中又多以二十四节气来划分,可谓是依托四序轮回之象,节气始分之时来施展的一部侯应剑典。
这剑典浩如烟海,就算是其中一招一式都够姜阳消化一阵子了。
按照白棠的指点,如今正值初秋,宜从【秋临】这部分开始修习,此卷暗合天时四序,这样会更好上手。
待到秋意渐浓、万物收敛后,耽搁了时日便只能从【冬藏】开始了。
姜阳肯定是从善如流,一听当即抓紧时间来到庭院外感悟,试着演练起来。
剑诀可不是打坐那种静功,须得动起来才能领悟其中真意,光靠死读玉简是没用的。
【秋临】这部分主要是阐释秋之意向,谓之:“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具体起来共有四式,其名为“点苍苔”、“金白露”、“倚清秋”、“噤寒蝉”。
招式倒是不难,这剑典不比那些晦涩的文字描述,玉简中配了插图与行气路线,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在这一点上玄光可谓是良苦用心了。
姜阳修习剑道的时间固然不长,但是其境界也不算差了,对于剑诀也有了不少心得,单论入门来说还是很快的。
他看了几遍后便了然于胸,不施法力就这么在庭院外慢慢舞动,修长的身形上下翻飞,挥洒自如。
可他几番演练下来就发现,这剑典中真正难的部分其实是意象领悟,剑招哪怕灌注的法力再多,失去了对应的意象配合,其威能便十成发挥不出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