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重回六零,我能获得宝藏情报 > 第50章 洋房难进

第50章 洋房难进

武康大楼前。

油条混合着豆浆的香气阵阵袭来,送牛奶小伙嘴里滔滔不绝说个不停,不时还美滋滋抽口烟。

秦远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没想到这小伙还是个碎嘴子。

秦远还没怎么问呢,这小伙跟倒豆子似的,把郑言光和一些武康大楼的情况,说了个干净。

郑言光在造船厂当高级工程师,40多岁,家里三口人,老来得子,他老婆去年刚给他生一儿子。

他老婆是名越剧演员,据说还蛮有名气,这会儿在家看孩子。

郑言光家平时都有人在家。

而且武康大楼属于高档住宅,里面住户有四类群体。

高级知识分子、侨汇购房群体、大国营公司高级领导、以及作家之类的文艺界人员...

这些人社会地位很高。

以致于大楼平常的安保格外严格,比政府大院都厉害,闲杂人等,根本进不去。

平时还有人经常巡逻。

就连送牛奶小伙每次送牛奶,都有保卫科的战士跟着。

这让秦远略感棘手。

难怪郑言光那货,敢直接把财物藏在家里,够安全。

“...郑工平时上班早,倒是他老婆早上爱吃油条、豆浆,偶尔会下楼买...这不,她下来啦!”

送牛奶小伙谈兴很足,一根烟都抽完了,还在那巴拉巴拉说着,忽然又用手指了指大楼门口。

秦远转头看去。

只见一个三十多岁女人,没排队,跟卖油条摊主熟悉,快速买了份豆浆、油条,匆匆回家。

那女人穿着阴丹士林蓝的呢子大衣,配上深色呢裤,系条白色围巾,打扮的颇为小资。

“铛铛铛...”

武康大楼的楼顶有个小钟楼,每天早八点准时响起钟声,接着奏响激昂的《东方红》歌曲。

秦远见时间不早,朝武康大楼5楼瞥了一眼。

送牛奶小伙说,508隔壁的507没住人,不知能否利用得到。

敛去思绪,他又和送牛奶小伙简单一番寒暄。

接着,不紧不慢地蹬上自行车,上班。

财物、八两参如今在郑言光家里,一时不会也跑不了,这事得从长计议。

早上九点钟。

科办公室,来来往往,一片嘈杂。

秦远坐在自己办公桌上,泡杯好茶,拿着报纸悠闲的看着。

还是本职工作自在。

而兼职的调查部侦查员工作,秦远也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顺其自然就好。

当下慢节奏的悠闲日子,他觉得就正合适。

翻看着报纸,倒是提醒秦远。

昨天是立春,市里开了会,下达农业生产部署。

农资调度、技术指导、农机检修这三项工作,农科院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担子不轻。

气温一天天回暖,保卫科估计也会越发忙碌。

忽然,董志刚拿着一份表格走过来,出声询问道:

“秦队,这周巡逻任务轮到我们二队,昨天见您工作忙,忘了安排值班表,我就帮您排了一下。

您看看还有什么补充?”

秦远接过表格,翻看一遍,出声问道:

“每晚要五个人巡逻,会不会有点多,我记得上周,一队晚上巡逻,只安排了三人。”

“这不快春耕了。”董志刚笑着解释道,“院里试验田种子、肥料都发了下来,量不少。

这些东西值钱,得慎重看管。”

秦远把值班表递回去,笑着说道:

“嗯,董副队考虑周到,就这么安排吧。”

晚上的巡逻任务,董志刚只给他排了一天,秦远也乐的轻松。

董志刚收好值班表,刚想离开,却见陈国文顶俩黑眼圈,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过来。

走到近前,陈国文目露笑意,温声说道:

“阿远,跟我来趟办公室,有好消息告诉你。”

“好的,陈院。”秦远赶忙起身,跟上去。

等两人离开,科办公室一阵议论。

陈院亲自来叫人啊...董志刚一阵惊叹:

‘这秦队才来一个多月,混的如鱼得水,不会又要升吧?’

刘全有也在,眼中满是羡慕之色,心里也有嫉妒,不过他这会儿副队长被撸了,老实的很。

不远处,老丁目光阴沉地瞥了刘全有一眼。

都是因为贪图便宜,被这小赤佬撺掇,让自己如今在二队日子不好过。

‘关键这秦队还年轻,往后要是儿子顶我班,被针对,可怎么办呦...’

副院长办公室。

陈国文热情招呼秦远坐下,又亲自泡了杯茶,接着嘴上轻笑道:

“阿远,你那用投影仪放照片的报告形式,真好用。

我昨天,连夜照着给市里领导们讲了,效果不错。”

秦远手里捂着热茶,目露期待道:“领导们怎么说的?”

“手压井造价便宜,好推广,市领导们对这项目非常重视。”

陈国文手里也端个瓷缸,滋溜喝口茶润嗓子,又饶有兴致道:

“他们连夜开会,决定由我们院和市建设厅牵头,组个试点打井队,先紧着城里打井。”

“城里也要打手压井?”秦远诧异问道。

陈国文放下瓷缸,笑着解释道:

“嗯,城里的城乡结合部、棚户区那边,没通自来水,吃水也难,居民每天都得用水筹,去给水站买水。

一分钱一桶水,不便宜的。

好在如今有了手压井,多好的便民工程,出成绩呐。

还是阿远你有头脑,把外滩那种笨笨的手压井给简化、推广,别人就想不到。”

“陈院过奖,我就是比别人观察的多。”秦远抿抿嘴,谦虚回道。

陈国文闻言一笑,又看了秦远一眼,继续说道:

“那试点打井队,我这有几个名额,阿远,我见你那俩小兄弟忙前忙后,可以把他们拉进打井队。

嗯...虽说试点打井队都是临时工,但到底算进了城。”

拉王根宝、陈沪生进城工作这事,秦远都没提,没成想领导便主动给解决。

临时工已经很可以了。

这会“农民伯伯”也就名头好听,可吃不到商品粮,但城里临时工可以。

秦远顿感领导办事痛快,连忙点头致谢。

陈国文放下手里茶缸,又拍拍秦远肩膀,笑吟吟说道:

“我听说你在城里,还是自己掏钱租房住,这怎么能行。

我对手压井这事有信心,等它影响力出来,做出成绩,足够堵住别人的嘴。

回头你写个申请,我跟院里几个领导开个小会,把这房给你分了。”

“嗯,谢谢陈院!”秦远一阵高兴。

接下来,陈国文又拉着秦远一番闲聊。

主要是请教秦远怎么用投影仪,放照片、作报告,陈国文觉得报告做得好,对自己进步,有帮助。

秦远没藏着掖着,把自己讲“ppt”的经验给他一说。

就这样,优哉游哉上了一天班。

傍晚。

下班后,秦远跟马卫平去了金陵路的“档案整理处”,见了调查部在沪城的一把手,王处长。

一番宣誓过后,算是正式加入调查部,嗯...兼职。

然后秦远获得一个证件。

“沪城工业厅调研员”。

这是掩护证件,不过却真实盖了沪城工业厅的机关印章,只是有个特殊编号,“沪调xxx”,仅内部识别。

此外,还有个特殊金属硬币,刻了5位数暗码,这算是身份信物。

而至于任务,虽说要协助马卫平调查江南造船厂,但秦远目前在农科院上班,工作范围跟造船厂八竿子打不着。

上面对此也宽松,让他自由发挥,秦远也乐得轻松。

他还在琢磨郑言光屋里的藏宝夹层。

在“档案整理处”待到天黑,赶回去已然晚上8点多。

44号院静悄悄的。

各家亮着昏黄的灯光,偶有零星的欢声笑语传出。

秦远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返回家中。

房间角落,高方凳上摆个红花搪瓷盆,里面泡了两片花胶。

二两一片的干花胶,昨晚开始泡,泡了24个小时,已然泡发好。

秦远笑着走过去,拎起瞧了瞧,沉甸甸,并带着淡淡的腥味。

今晚,他打算用花胶煲个汤。

拿个盘,装好花胶,他又从储物空间取出一块天麻。

上好的滇省野生天麻,之前临走时跟麻顺换的,搭配黄唇鱼花胶,补的。

“咚咚咚...”

突然,一阵敲门声从门口传来。

秦远把天麻放入盘中,起身去开门。

“冯同志,你也刚下班?”

“嗯,刚从中医大学下班回来。”

冯舒雅笑盈盈回了句,不经意朝屋里瞥了眼,眸光不由一亮,葱白的手指点了点桌上的花胶+天麻,很有兴致道:“我能看看吗?”

秦远笑着侧身让开。

冯舒雅凑到桌前,端起盘子仔细打量一眼,又轻轻嗅了下,点头赞道:

“上品黄唇鱼花胶,泡发的有点瑕疵,但天麻很好,这俩炖汤,补的。”

秦远顿感赧然,自己厨艺一般般,感觉有点糟践好食材。

“冯同志也还没吃饭吧,要不一起?”他邀请道。

“那我就不客气啦,这俩再配只乌鸡,更佳。”冯舒雅浅笑回道,“等我一下,家里刚好有半只乌鸡,我去拿来。

天麻花胶炖鸡汤,我拿手的。”

说完,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跑回楼上,不多时,拿来半只乌鸡。

秦远估摸得有2斤。

当下,鸡长的不如后世大,半只乌鸡2斤重,好东西。

冯舒雅卷起袖子,麻利地处理好食材,放入砂锅,然后拿去灶坡间炖煮。

炖汤费时。

但这年头,晚上没什么娱乐活动,看着冯舒雅在煤炉前忙活,秦远并不觉得无聊。

火红的炉火引上来,大火煮开,砂锅咕嘟咕嘟冒泡...

接着,冯舒雅娴熟地合上煤炉进风口,留缝,小火慢炖,又温润说道:

“炖这汤要久一点才好喝,咱们耐心等等吧。”

秦远点点头,笑着回道:

“嗯,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可以等的。”

冯舒雅洗洗手,擦干,又放下袖子,仔细打量了秦远一眼,随后从身上包里掏出两沓票子,递给秦远,柔声说道:

“差点忘了,这钱给你。”

秦远朝那两沓票子瞥了一眼。

一沓厚厚的5块,得有150张,另一沓是侨汇券,0.08元一张,得有两三百张。

“什么意思?”秦远目露茫然,疑惑说道,“干嘛给我这个?”

冯舒雅微笑解释道:

“我爷爷在纽约唐人街,开了家长生堂医馆,他医术很好的,跟首都施老师出同门。

年前,跟他写信时,我把上次你那简化药方附在信尾,请教他。

今天才收到他回信,他说这药方很有价值,觉得我们不能占你便宜,便决定花300美刀买下。”

首都施老,秦远还是知道的,大名鼎鼎的红**墙医生,坐镇海子里,给老人家等诸多领导当保健医。

呃,还有这冯老爷子,够坦荡的...秦远心里暗叹。

300美刀在老米那边也不是小钱,在国内更值钱。

按当前汇率:1美元换2.46元人民币+0.08元侨汇券。

而300美元侨汇的购买力惊人,无需额外的工业券或票,便可直接购买:

3块SH牌手表+3辆凤凰牌自行车+剩75块人民币...

或者1/16套武康大楼的房子。

瞥了眼套在手腕上的手表,秦远挠挠脑袋,轻声说道:

“那这钱...我该收下?”

冯舒雅把两沓票子拍在秦远手里,笑吟吟说道:

“我爷爷那中医馆的生意,不错的,你就好好把这钱收下,还有,侨汇券的有效期只有半年,别忘记在这期限用。”

秦远点点头,表示明白,又好奇问:

“冯同志条件这么好,怎么还乐意住石库门?”

“这边比较热闹,44号石库门算是我家祖宅,偶尔来住住,不错。”冯舒雅没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回道:“对了,我有时还会住衡山路那边的公寓。”

秦远突然灵光一闪,温声询问道:

“那...那个冯同志,你爷爷经常寄侨汇过来吗?”

冯舒雅没隐瞒,点点头,轻声说道:

“嗯,一个季度寄一次,他跟施老关系非常好,听施老说国家缺外汇,每年他都会寄美刀过来。

1年8000美刀,分4次。”

一年就8000美刀,累计金额远超5000美元。

这已经完全有资格在武康大楼买房了。

刚好,郑言光家隔壁507空着。

而面板储物空间的储物机制:

只需秦远用手触碰的物品,便可收入空间,但不能是活着的动物。

所以只要能进入507室。

秦远就有把握通过储物空间,神不知鬼不觉,拿到郑言光藏在夹层里的财物。

想到此处,他挠挠头,面露赧然,还没说话...

却是冯舒雅投来温润目光,落落大方道:

“你应该有事需要我帮忙吧,说吧,什么忙?”

秦远沉吟片刻,轻声说道:

“我想调查个东西,在武康大楼那边,需要保密,但那里安保太严格,我不好进去。

所以想拜托冯同志,假装买5楼507的房子,不用真买,只需看房时,带我过去就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