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鬼子想到对策,八路大受欢迎
第185章 鬼子想到对策,八路大受欢迎
其实,筱冢义男心里也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抽调出一个师团的兵力前往作战,与国军在其他战场的军事行动存在一定的关联。
但此刻,他正处于极度愤怒之中,急需一个发泄的对象。
“司令官阁下,我说的千真万确!”
矢野浩二满脸焦急,几乎要哭出来,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声泪俱下地说道。
“若不是八路军集结了全军主力,又得到国军的支援,他们绝无可能在战场上如此勇猛顽强。
他们的火力之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而且,他们的防空武器十分先进,我们的飞行员根本没有防备,才会导致战斗机和轰炸机被击落。恳请司令阁下明察!”
“司令阁下,如果真如矢野将军所言,或许此次对我们而言,反倒是一个绝佳的复仇机会。”
参谋长沉思片刻后,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打破了办公室内令人窒息的沉默。
“继续说!”
筱冢义男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探究与期待。
“我们完全可以派遣大量战斗机和轰炸机,对八路军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轰炸。
如果这真的是八路军全军的主力,经过我们这般狂轰滥炸,他们必将元气大伤,再无战斗之力。
如此一来,既能挽回帝国军队的颜面,又能给八路军以沉重的打击,让他们知晓冒犯大日本皇军的下场。”
参谋长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计划,眼神中闪烁着一丝凶狠与残忍。
话音刚落,矢野浩二眼睛顿时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附和道。
“司令阁下,我恳请您下令,我愿戴罪立功,洗刷此次战败的耻辱!”
筱冢义男端坐在主位上,身姿笔挺却难掩脸上的阴霾。
他静静地听着,不时微微皱眉,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这个提议犹如一把双刃剑,让筱冢义男的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
一方面,他对矢野浩二的战败感到怒不可遏。
那一场战斗的失利,使他麾下的师团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每一个士兵的伤亡,对他而言,都不仅仅是数字的减少,更是战斗力的削弱和对自己权威的挑战。
筱冢义男的心中也十分清楚自己旗下师团的真实战斗力。
在他眼中,这支部队,犹如一把锋利的战刀,在战场上无往不利。
华夏的八路和国军军队与之相比,简直如同蝼蚁一般,根本不堪一击。
所以,他深知与矢野浩二战斗的八路军,即便并非八路军全军的主力,但只要能够将他们彻底消灭,无疑会对八路军整体造成极为沉重的打击。
这不仅可以挽回一些因战败而受损的颜面,更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战局中占据主动。
而此刻,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一个师团损失了将近八成的兵力,这是一个令人震惊且无法忽视的数字。
等这个消息被上级知晓,依照日军那严苛无情的军规,他必定难以逃脱严厉的惩罚。
上级绝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重大失误,等待他的很可能是军事法庭的审判。
想到这里,筱冢义男的心中涌起一阵寒意。
他明白,此时必须尽快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来将功补过,以此来平息上级可能爆发的雷霆之怒。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筱冢义男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
如果能够将那些八路军全歼,那么之前损失的八成兵力或许就不再被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
他完全可以对上级汇报说,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行动,用一个师团当作诱饵,成功地引来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并最终将其全部歼灭。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掩盖战败的事实,反而有可能被上级视为立下了赫赫战功,甚至还有可能得到丰厚的嘉奖,这对他的军事生涯和个人威望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提升。
“好,即刻派遣七架战斗机,三架轰炸机,对那群狡诈的八路军阵地进行全方位轰炸!”
筱冢义男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斩钉截铁地发出了命令。
那声音犹如洪钟般在会议室中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矢野浩二听到这话,原本黯淡的眼神瞬间一亮,精神也为之一振。
他下意识地向前迈出一步,张开嘴巴,便要自告奋勇地请战。
在他的心中,或许还想着能够通过这次行动挽回自己的声誉,弥补之前犯下的过错。
然而,他却忽略了自己刚刚经历的那场惨痛的惨败。
筱冢义男早已对他失去了信任,在筱冢义男看来,矢野浩二的失败不仅仅是战术上的失误,更是能力和勇气的缺失。
这样一个已经证明了自己无能的败军之将,怎可再委以如此重任。
所以,不待矢野浩二开口,筱冢义男便迅速将目光转向了其他人,简洁明了地将轰炸八路军阵地的任务交给了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军官。
那名军官接到命令后,立刻挺直了腰板,大声应道:“是,司令阁下!”
随后,他如同离弦之箭般转身离开了会议室,动作迅速而干脆,显然是急于去执行这一关乎战局的重要任务。
而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则依旧端坐在位置上,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即将展开的轰炸行动的期待,又有对当前紧张局势的担忧。
毕竟,司令没有发话,他们根本不敢擅自离开。
尤其是矢野浩二,此时的他犹如霜打的茄子,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眼神中满是失落与绝望。
他知道,自己的命运或许已经在这一刻被彻底改写。
“虽然这一次有办法补救,但是却掩盖不了你战败的事实。”
筱冢义男的目光冷冷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矢野浩二的身上,缓缓开口说道。
“如今正是我樱花国创造共荣圈的关键时刻,你却损失了我军一个师团近八成的兵力。此事,必须有个交代。”
筱冢义男治军向来讲究赏罚分明,在他的观念里,军队的纪律和威严是至高无上的。
这一次矢野浩二所犯下的罪过极大,如果轻易饶恕了他,日后还如何在众多将士面前树立威信,又该如何治理手下的庞大军队?
而且,他也无法向华北方面军司令,乃至远在日本本土的大本营、天皇陛下交代。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必须让矢野浩二受到应有的惩罚,以此来警示其他将士,让他们明白失败的代价是何等沉重。
众人听到筱冢义男的这番话后,心中皆是一凛。
他们都清楚,矢野浩二今日的下场恐怕不会太妙了。
有些人的脸上甚至不自觉地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在此次围剿八路军的行动中,原本有不少人同样踊跃报名,渴望能够带兵出征,立下战功,为自己的军旅生涯增添光彩。
然而,却被矢野浩二抢先一步获得了这个机会。
因此,众人对矢野浩二的感观并不是特别好,此刻看到他即将面临惩罚,心中难免泛起一丝快意。
“司令阁下,请饶了我,给我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矢野浩二见状,连忙“扑通”一声跪地求饶,声音中满是哀求。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脸上的表情极为痛苦,仿佛在为自己的命运做最后的挣扎。
听到他的这番话,众人脸上讥讽的表情愈发浓重。
有些人甚至在心中暗自嘲笑他的软弱与无能,在他们看来,作为一名军人,应该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失败,而不是如此卑微地求饶。
“饶了你?你问问死去的那些士兵同意不同意?”
筱冢义男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矢野浩二,我给你一个体面的机会,自己剖腹自尽吧!
这样我还可以说你战死在了战场上,你的家人会以你为荣。否则的话,就别怪我了。”
说着,筱冢义男从腰间抽出一柄寒光闪闪的短刃,“嗖”地一声丢在了矢野浩二的面前。
那短刃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死神的召唤。
矢野浩二看着那寒光凛冽的断刃,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冷颤。
他感觉自己浑身的力气仿佛都在这一刻被抽尽了,整个人瘫软在地上,眼神中满是绝望。
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自己过往的军旅生涯,那些曾经的荣耀与辉煌如今都已化为泡影。
他想起了远在日本的家人,想起了自己年幼的女儿,心中一阵刺痛。
“八嘎!身为樱花国的士兵,代表着樱花国的荣耀,剖腹自尽是对你天大的恩赐。
难道你要抗拒这种恩赐么?
矢野君,想一想你的家人!你想让他们的身上标记着耻辱么?
我记得你的女儿刚刚三岁吧。
你想让她受到同龄人歧视的目光么?”
筱冢义男继续沉声说道。
这些话犹如一把把尖锐的刀子,狠狠地扎在矢野浩二的心中,令他忍不住浑身颤抖。
他的内心在极度的痛苦与挣扎中煎熬着,一方面是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家人的担忧。
只见他伸出那不断颤抖的手,缓缓地向着地上的短刃抓去。
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艰难,仿佛是在与命运做最后的抗争。
在极度的痛苦与挣扎中,矢野浩二突然大喊一声:“樱花国万岁!”
紧接着,眼睛一闭,手中的刀子便狠狠地向着自己的腹部插去。
瞬间,鲜血四溅,肠子也流了一地。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然而,众人眼神中没有一丝惧怕,反而都露出了嗜血残忍的表情。
在他们扭曲的价值观里,矢野浩二的死是一种“光荣”的解脱,是对他失败的一种“救赎”。
筱冢义男见状,冷冷地命人将矢野浩二的尸体就像是拖死狗一样,拖了出去。
那尸体在地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血迹,仿佛是一条死亡的轨迹。
当矢野浩二死去之后,其他人也纷纷离开了会议室,一场日军内部的权力与惩罚的戏码就此落幕。
与此同时,八路军将小鬼子一个师团将近八成兵力歼灭的消息,犹如一阵强劲的秋风,迅速地向着四面八方扩散而去。
这消息传到华夏百姓的耳中,顿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百姓们的心中激起千层浪。
百姓们恨不得家家户户都挂起灯笼,放起鞭炮来庆祝这一振奋人心的胜利。
这么多年来,不论是身处敌后艰难抗争的百姓,还是生活在敌占区备受压迫的民众,日子都过得极为压抑。
毕竟每一个华夏子民心中都怀揣着浓浓的爱国情怀,面对小鬼子的侵略,他们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仇恨,恨不得能亲手生撕了这些侵略者。
然而,在过去这几年,抗日的成果并不算太理想,胜利的曙光总是若隐若现。
而如今八路军的这场战斗,无疑像是一道耀眼的光芒,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先河,这怎能不让华夏百姓感到兴奋与激动!
“你们听说了么?八路军把小鬼子一个师团都给打废了!”
在街头巷尾,百姓们口口相传,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感慨地说道:“八路军实在是太厉害了。咱们中国有救了!”
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大声喊道:“我也要参军,跟着八路军去打小鬼子!为咱老百姓报仇!”
一时间,歌颂八路军功绩的声音在华夏大地此起彼伏。
不仅是普通的华夏百姓,各界的社会名流们也同样被这一消息所吸引,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创造这一辉煌战绩的八路军新一团。
有些社会名流甚至开始让人悄悄地与新一团接触,积极地洽谈资助事宜。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八路这边可谓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人前来,有带着捐款的,有送来枪械的,还有捐赠物资的。
副总指挥等人忙得焦头烂额,但他们的脸上却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
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善意。
虽然第一批捐赠的物品数量并不是特别多,但他却从中看到了社会各界对抗日事业的支持与热情,看到了八路军未来发展的希望。
可以说,从这一刻起,八路军的社会地位如同芝麻开花一般,更上了一层楼,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望也愈发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