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 第265章 作为盟友,刘备不希望孙权发展得过于强大

第265章 作为盟友,刘备不希望孙权发展得过于强大

孙权雷厉风行,将治所迁至建业城。

这座建业城,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南京城、金陵城。自孙权迁都起,它便开启了之后长达一千多年作为江南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辉煌历程,六朝古都的传奇历史也由此翻开第一页,孙权之功,不可磨灭。

此时的刘备,正在荆州翘首以盼。

表面上,刘备是在等诸葛亮出使江东后平安归来。诸葛亮虽说此番未能请得镇江老辕出山,可也并非毫无收获。至少揭开了镇江老辕的身份后,让其他人和刘备一样不能再对其心心念念。

但更意外的是,刘备未曾料到,他当时只是随口给孙权提的迁都建议,这孙权竟真采纳了,孙权还真是果敢地将人口、官员、办事机构以及军队迁至秣陵,也就是现在的建业城。

据刘备所知,历史上迁都者众多,却鲜有人能做得如此迅速。

刘备远远观望江东局势,见孙权迁都之事进展颇为顺利,稳稳当当,实在感慨。

“江东几乎无人对孙权迁都建业城表示反对,反倒大多持支持态度!”刘备不禁想起,孙权对江东的绝对统治,早在赤壁大战前,有人摇摆有人使坏,孙权在柴桑大营拔剑砍掉面前几案的那一刻,与曹贼“势不两立”起,便已成定局。

而经历赤壁大战后,孙权在江东的统治已坚如磐石。

孙权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既有能力守护江东,更怀揣着拓展版图的雄心壮志。

所以,当孙权一声令下迁都,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豪门贵族、文臣武将、人才俊杰,皆对其唯命是从,迁都就迁都,即便艰苦些也毫无怨言。

作为盟友,刘备内心深处并不希望孙权发展得过于强大,这是他的真心话。

刘备只盼着孙权能在江东那片地盘上安稳经营,继续操持江东六郡,管理人口、军队与经济便好。

至于孙权能否在合肥一带、巢湖一线有力地牵制曹操,这与刘备并无多大干系。

刘备眼下所想,是先在荆州站稳脚跟,而后按照诸葛亮预先为他规划的政治路线,西进夺取益州,如此方能真正具备与曹操、孙权两方抗衡的实力。

在诸葛亮的战略规划里,荆州从来不是能轻易成就霸业、夺取天下的根基之地。

起初刘备对此并不理解,如今却实在大彻大悟:“荆州一带已被曹操、孙权和我三方瓜分,此地的人口、军队以及物产,难以支撑一支庞大军队去开拓新的城池与疆土。”

不过,刘备手中也有一张王牌,那便是他仁义的名声以及刘皇叔的身份。

刘备对益州之地觊觎已久,却不只是暗自垂涎,而是有所行动,他暗中与益州的官僚结交往来。

还得从赤壁之战结束后说起,当时曹操大败,而后曹操留下镇守江陵的大将曹仁被周瑜打得弃城而逃。

远在益州的刘璋团队,虽地处安稳的西部大后方,却也时刻关注着局势变化。

刘璋身为益州牧,是前益州牧刘焉之子,典型的官二代。

刘璋为人怯懦且生性多疑,在这乱世风云变幻之际,其手下众人早已心怀异志,纷纷观望,都想着趁机扩充势力、敛聚钱财。

刘璋手下有个叫张松的,担任益州牧刘璋的别驾从事。他曾被派往曹操处,却未得到曹操的重视,心中由此埋下怨恨的种子。回到蜀地后,张松便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转而交好刘备。之后,他又与法正密谋,打算拥戴刘备为益州之主。

这样的人首鼠两端,对刘璋来说是个祸害,但刘备却喜欢,很是需要这样的人出现在这种时候。

刘璋听从了张松的建议,与曹操断交,并派法正为使者去与刘备结交。

法正回到益州后,对张松盛赞刘备有雄才大略,于是两人共同谋划,决心奉刘备为主。

刘璋这人,多疑归多疑,却似乎没什么政治头脑。身边已有两人在他面前夸赞刘备,他便傻乎乎地觉得刘备可拉拢、可结交,完全没有察觉到刘备对益州的地盘、军队和人口早已垂涎三尺。

刘璋还命令法正、孟达率领数千兵马援助刘备守卫荆州,这般好处主动送上门,刘备自然是大喜过望。

天上掉馅儿饼啊!

刘备肯定要借机和为汉室宗室的刘璋写信表达他的为人和处事态度:“感谢刘季玉大义支援!你我同宗同源,同为汉室宗亲,自当彼此呼应、照料。若他日季玉兄有任何困难,刘备自当大力回报。”

恰好,不久之后那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讨伐汉中张鲁。

张鲁早年以五斗米教为基础占据汉中,并自立为王。汉中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沟通南北的要道,控制汉中就可以掌控南北交通的要冲,不仅是蜀地北伐中原的重要基地,也是防御曹操进攻益州的前沿阵地。

汉中若是被曹操占据,刘璋被曹操攻破之日便近了。

?刘璋当时十分惊恐。张松趁机搞事情:“曹公兵强马壮,天下无敌,若他得到张鲁的物资,进而攻取蜀地,又有谁能阻挡呢?” 刘璋忧心忡忡,无助得可怜:“我也为此深感忧虑,可实在想不出应对之策。”

张松接着说:“刘皇叔与您同宗,又是曹公的仇敌,且善于用兵。若让他去讨伐张鲁,必定能取胜。待攻破张鲁,益州实力增强,即便曹公再来,也无可奈何了。再者,如今州中将领庞羲、李异皆恃功而骄,心怀不轨,若不借助刘豫州之力,外有强敌进犯,内有百姓反抗,益州必亡。”

刘璋听后,觉得很妙啊。

刘璋自认为前脚才支援了刘备,刘备这回特定能帮他打张鲁,防曹操。

刘璋果断采纳了张松的建议,派法正去邀请刘备入蜀。

刘璋身边也有明白人,觉得这个事做的挫了。主簿黄权、从事王累等苦苦劝谏,刘璋却一概不听。

世人皆称刘备仁义,可从这些事来看,刘备的仁义又体现在何处呢?

或许刘备的仁义与义气,都给了关羽和张飞,但前提是他们是刘备的自己人,是为刘备打天下、出生入死的得力干将。

为了拿下益州,刘备表面带兵前去帮助刘璋,去打张鲁,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能否堵住众人悠悠之口?刘备已无暇顾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