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堂妹逼我换亲,我同意了你哭啥? > 第161章 真心道歉

第161章 真心道歉

何老爷子是丝毫不给村长面子,既然已经撕破了脸,谁还管那么多?

村长被说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时不时还偷瞄顾远之几眼,生怕惹怒后者,自己这个村长就真的做到头了。

顾远之听了何老爷子一番话,饶有兴趣的询问:“何家爷爷和村长有过节?”

村长见县令大人询问他们两家的过节,生怕何老爷子将赔偿何秀秀一百两银子的前因后果说出,瞬间吓出了一身冷汗。

何老爷子是个言而有信之人,虽然他家已经和村长闹到这个份儿上,但毕竟拿了人家的赔偿,并且答应后者,不会将此事告知县令大人,他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大人,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早已经过去了。”

顾远之一眼就看出,何老爷子没有讲实话,但人家不愿意说,他也不好追问。

村长已经做好了马上跪下磕头求饶的准备,谁知,何老爷子根本就没提那件事。

这……这就有些出乎意料了!

村长不可置信的看了看何老爷子,一抹愧疚席卷心头。

想想过往,人家养那么好的闺女,被自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差点害得失去清白,讨要点补偿也不算过分。

若换了是他,自家闺女被人拐走卖掉,他杀了那人的心思都有。

而且从县令大人目前对自己的态度来看,何家人并没有私底下说过他什么坏话,否则,现在县令大人就不会心平气和在这里和他讲话,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他这个村长撸了。

其实,他不知道,何老爷子之所以没有借着孙子和县令的关系对他落井下石,也是有原因的。

张富贵做了这么多年麦禾村的村长,在大事上并没有什么错处。

虽然他爱贪点小便宜,但也都是在一些无关大雅的事情上面,总体来说,他带领的麦禾村还是很安稳的。

若是村长换成别人,不一定能做到张富贵这样。

张富贵愧疚的看着何老爷子,这一次,他是真心道歉。

“何三叔,今日之事,错全在我,是我心胸狭隘小肚鸡肠了。”

何老爷子摆摆手:“算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都是一个村住着,哪有舌头不碰牙的。”

顾远之听着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心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但见何家人都没有和张富贵计较,他索性也没有多事。

张富贵状告何老爷子的事情,也算是到此结束。

顾远之又想到了何老爷子担心的事情,这也是他作为一方父母官,最怕发生的事情。

他起身:“张富贵,带着本官到村子里去看看。”

张富贵不知道县令大人要看什么,但作为村长的他,很愿意带路。

顾远之是想看看村民家里的房子,是否有抵御大雪的能力。

一些太过于老旧的房屋,别说遇到罕见雪灾了,就是雪下得大一些,不及时清理房顶积雪,都可能会将房子压垮。

看了一圈儿,情况并不乐观。

麦禾村除了何项北家与村长家是青砖大瓦房,还有老宅正在建的砖瓦房,其余村民家中大部分都是土坯房,甚至还有人家是茅草屋。

一些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因为年久的关系,外观上看着就已经出现了倾斜的现象。

茅草屋就更不用说,夸张点的话,来一阵大风都能将房子刮跑了。

万幸的是,麦禾村内这种不结实的茅草屋只有两家。

顾远之背着手走在最前面,他问村长:“那两处茅草屋里住的都是什么人?”

村长对麦禾村的情况非常了解:“大人,其中一个茅草屋里面住着小兄弟俩,他们家的父母前些年都去了。

另外一处茅草屋,原本住着一个孤寡老汉,去年已经死了,那房子就一直空置着。”

空置的倒还好,没有人居住,就不存在危险。

“那兄弟俩多大年龄?”顾远之比较关心这个。

村长叹了口气:“哎……这兄弟俩年龄都不小了,一个十八一个十六。”

顾远之有些不解,他们这个年龄,只要不懒,去城里找份工去做容易得很。

赚来的钱,即便不建什么青砖瓦房,弄个结实的土坯房还是可以的,为何会住在那么破旧的茅草屋里?

顾远之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村长再次叹气。

“还真是一言难尽啊!”

顾远之挑眉:“如何?”

村长缓缓说道:“这兄弟俩懒惰成性,自从他们父母离世后,就将家里为数不多的耕地全部卖掉,好几年了,什么都不做,就靠着那点儿卖地的银子混吃等死。”

说起这懒惰的兄弟俩,村长就一肚子的火气。

当初,他还去劝过几次,不能就这样坐吃山空。

可话到了这兄弟俩耳朵里,就如同耳旁风一样,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就不听。

“走,带本官去看看他们。”

顾远之不是可怜他们,是真的担心冬天有雪灾发生,这兄弟俩若是继续留在这茅草屋里面,恐怕都得丢了性命。

这一对兄弟姓李,和李子安家沾点亲戚,但不是很近那种。

村长进了院子,就开口喊道:“李大栓,李二栓,县令大人来了,还不快出来迎接。”

过了许久,茅草屋里走出来两个邋遢少年。

两人蓬头垢面,身上的衣服已然看不出原本的颜色,此刻正睡眼惺忪看着来人。

他们发现一身官服的顾远之后,立刻跪了下来。

“草民给大人磕头。”

顾远之看着两人,很是不悦:“这大白天的,你们兄弟就在家里睡大觉?”

两人吓得再次磕头,这话却不知道要怎么接。

顾远之蹙眉沉思了一会儿开口:“正好最近州府的官窑需要人手,本官稍后命人将你们兄弟二人送去那里做工,做不满半年不准回来。”

州府的官窑,因为是朝廷设立的地方,专门烧制各种器皿。

出品的器皿会以朝廷的名义,销售到各个地区。

官窑给的工钱不高,一个月只有五百文,百姓们嫌工钱低,若不是实在找不到工作,都不会选择去那里做事。

除此之外,一些犯了事,且不是罪大恶极的人,也会送去那里做事,当然,犯人是没有工钱拿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