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对我来说,您就是我最亲的人
上一世,奶奶在她跟着李子安去城里,不久后就去世了,她没有机会见到这些东西,更没有机会听到奶奶亲口告知自己的身世。
后来,她也去了京城,并没有遇到什么疑似自己亲生父母之人。
她并不觉得,这一世,奶奶将这些东西交给自己,她去了京城就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况且,她对眼下的日子很满足,对这方面并没有什么执着。
因此,苏韵婉面对这些东西,和苏老太即将说的话时,表现得很平静。
苏老太还没讲话,就开始泪流满面。
“韵婉,请你原谅奶奶的自私,始终不愿意将你的身世告知你。”
苏韵婉什么都没说,就静静看着苏老太。
苏老太擦了擦眼泪,继续说:“你是知道的,奶奶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城里绣房做管事。
后来,你爹娶妻后,我在城里给他们夫妻找了一份工,那时候,我们都住在城里租住的小院子。
那一日,你爹照旧去做工,天黑的时候,却是尸体被人抬了回去。
你娘那时候怀了八个月的身孕,看到你爹的尸体,哭得动了胎气。
我强忍心中痛楚,出门请稳婆帮你娘接生,结果,稳婆却告知,你娘难产,她无能为力。
那时候外面下着瓢泼大雨,我冒雨出去请大夫,没想到,所有药堂都关门了,我求救无门,失魂落魄的往回走,忽然感觉自己的脚被一只手抓住。
没有月光,我看不清抓着我脚踝的人到底什么样,但可以确定是个女人。
那女人死命抓着我的脚踝,然后从身下取出一个襁褓,求我救救孩子。
当时我能清晰感觉到,抓着我脚踝的手腕松开,那女人就晕过去了。
我吓坏了,抱着你就朝自家租住的院子跑去。
因为我出去请大夫离开太久,我回去的时候,你娘也变得出气多进气少,没多久,就随着你爹去了。
一天失去两个亲人,可想而知,我当时的心情有多失落,恨不得跟着他们一起去了。
但当我低头看到怀中的你,那微弱却坚定的呼吸声让我意识到,我不能倒下。
你是那个陌生女人用生命换来的孩子,无形间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寄托。
我紧紧抱着你,泪水模糊了双眼,但心中却燃起了一丝活下去的勇气。
我自欺欺人的将你当成你爹的亲生女儿,总觉得有你在,就是你爹娘生命的延续。
你也成为了我对未来生命的一种寄托……”
说到这里,苏老太哽咽起来,她拉住苏韵婉的手。
“韵婉,是奶奶自私,一直将你当成你爹的亲生孩子。
我不愿意失去你,所以,一直不愿意告知你的真实身世。”
苏韵婉回握住苏老太的手,不管对方出于什么心情收养自己,自己是被她呵护着养大的。
凭这一点,苏韵婉对她更多的就是感激。
况且,她很满足自己现在的日子,并不觉得自己被苏老太收养有什么不好的。
“奶奶,您别自责,从小到大,您对我呵护备至,即便是亲生的,也未必能做到您这样。”
顿了顿,苏韵婉问出了心中的疑惑:“我虽然不是奶奶亲生的孙女,可您为何要在我去京城以前,告知我的身世?”
很明显的,苏老太应该还知道些什么。
“当时将你交给我的那个人,讲话时候抄着一口京城口音,如果我猜测没有错的话,她说过,等太平了以后,希望我能将你送去京城什么地方认亲。
当时雨下得太大,那妇人受伤严重,讲话也有些含糊不清,我只听到了她提到京城两个字,其他的都没有听清楚。
所以,我了解的就只有这么多,如果奶奶猜测不错的话,你的亲生父母就在京城。”
说到这里,苏老太又指着苏韵婉脖子上挂的玉坠说道:“这玉坠,就是在你襁褓里面的。
有了这些物件,相信你到京城找到亲生父母,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说句心里话,苏韵婉对自己的真实身世没有多少期待。
她从小在苏老太的呵护下长大,早已将苏老太视为最亲的人。
即便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的心中也没有太多的波澜。
她并不觉得找到亲生父母会改变什么,反而更珍惜眼前的生活。
苏韵婉轻轻抚摸着脖子上的玉坠,玉质温润,触感冰凉。
活了两世,她只知道这玉坠能够激活灵泉空间,还是第一次知晓,这竟然还是她认亲的凭证。
前世,她在京城生活了十几年,玉坠始终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她也没有因此找到什么亲人。
这一世,她也不会对此抱有多大希望,一切的一切,随缘罢了。
眼看着苏老太情绪变得低落,苏韵婉安抚道:“奶奶,我并不想去京城找什么亲生父母。
对我来说,您就是我最亲的人。
无论我的身世如何,我都不会离开您。”
苏老太听了这话,眼中再次泛起了泪光。
她紧紧握住苏韵婉的手,声音颤抖:“韵婉,奶奶知道你孝顺,可是……奶奶年纪大了,总有一天会离开你。
你总得有个依靠,有个娘家人护着。
是奶奶自私,一直对你隐瞒这个消息,也许你的亲生父母一直在找你呢!”
苏老太心中忽然有如此大的触动,和许氏的身世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虽说许氏的事情并没有在苏老太面前提及,但住在何家,苏老太也多少了解一些。
对此,苏老太心中很是感慨。
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不管什么原因,沦落到乡下,给一个泥腿子做媳妇儿。
结果,还被丈夫抛弃,幸亏公婆处事公正,否则,她都不敢想,许氏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要如何度日。
这也不由得让她想到了苏韵婉的身上。
如果自己早些告知苏韵婉真实身世,她去京城寻亲,日子可能会过得更好。
苏老太忽然醒悟,觉得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耽误了孙女的大好前程。
虽说孙女如今日子过得不错,可在外人眼中,也只是个比别人富裕一些的乡下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