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隋唐:项羽传承 > 第148章 温情与方略

第148章 温情与方略

洛阳,皇宫,紫宸殿。

宏伟的大殿之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却也带着几分新主入驻的锐气。

龙晓一身银甲,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引路。

他的身后,林婉儿抱着襁褓中的君逸尘,裴翠翠搀扶着她,略带紧张又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曾经属于大隋天子的宫殿。

魏征则跟在最后,神色沉静,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心中已在盘算着什么。

殿内上首,一道挺拔的身影早已等候在那里。

正是大乾之主,君莫渊。

他身着玄色常服,并未穿戴王冠冕服,少了几分君临天下的威严,多了几分即将见到家人的温和。

“末将龙晓,幸不辱命,已将王妃与小公子安全护送至洛阳!”

龙晓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君莫渊的目光早已越过龙晓,落在了那熟悉的身影上。

林婉儿看着那日思夜想的面容,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抱着孩子,盈盈就要下拜。

“臣妾……”

“婉儿!”

君莫渊一个箭步上前,不等她拜下,便伸出有力的双臂,稳稳地扶住了她。

“你我夫妻,何须如此见外!”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蕴含着深深的思念与疼惜。

林婉儿抬起泪眼朦胧的俏脸,看着君莫渊近在咫尺的脸庞,千言万语都化作了哽咽。

“大王……”

她轻轻唤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委屈,也带着终于见到依靠的安心。

“叫夫君。”

君莫渊柔声道,伸手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珠。

旁边的裴翠翠识趣地后退了半步,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魏征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随即又恢复了古井无波。

君莫渊的目光转向林婉儿怀中的襁褓。

“快让我看看我们的孩儿。”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

林婉儿破涕为笑,将孩子轻轻递到君墨渊怀里。

小家伙似乎刚睡醒,被换了个怀抱,也不哭闹。

黑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眨巴着,看着眼前这个既陌生又似乎带着某种天生亲近感的男人。

小嘴巴张了张。

“咿咿……呀呀……”

软糯的声音,像最动听的天籁,瞬间融化了君墨渊这位铁血君王的心。

他抱着小小的、软软的婴儿,动作竟是无比的娴熟和温柔。

“哈哈!好小子!”

君墨渊低头,用下巴轻轻蹭了蹭儿子娇嫩的脸颊,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喜爱和骄傲。

“像我!有精神!”

小逸尘似乎被逗得很舒服,小手挥舞着,一把抓住了君墨渊胸前衣服上的一缕系带。

“呀呀!”

君莫渊看着儿子这无意识的亲昵动作,心中一片柔软。

这便是他的血脉,他奋斗的意义之一。

他抬头看向龙晓。

“龙晓将军,辛苦了。”

“传令下去,命徐茂公、高顺,以及在洛阳的诸位将领,速来紫宸殿议事。”

“末将遵命!”

龙晓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君墨渊又看向林婉儿和裴翠翠。

“婉儿,翠翠,你们一路舟车劳顿,先去后宫歇息。”

“我已经命人准备好了宫殿,一切用度也都安排妥当。”

“待我处理完政事,便去看你们。”

林婉儿抱着孩子固然幸福,但也知道此刻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她温柔地点点头。

“夫君政务要紧,臣妾省得。”

“臣妾先带逸尘去休息了。”

君墨渊又低头亲了亲儿子的小脸,才依依不舍地将孩子交还给林婉儿。

“去吧。”

他随即唤来侍女,仔细叮嘱了几句,让她们好生伺候。

侍女恭敬地应诺,引着林婉儿和裴翠翠向后宫方向走去。

魏征并未离开,他静立一旁,等待着接下来的议事。

很快,脚步声在大殿外响起。

徐茂公一身文士长袍,步履从容。

高顺则依旧是那副铁血肃杀的模样,身披甲胄,腰挎佩刀,眼神锐利如鹰。

身后还跟着几位君墨渊从系统中召唤出来的,或是原瓦岗系的将领。

众人齐齐来到殿中,躬身行礼。

“参见大王!”

声音整齐划一,气势雄浑。

君墨渊脸上的温情已经收敛,重新坐回上首的位置,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都免礼,赐座。”

待众人落座,君墨渊沉声道:

“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一是为了让大家见见孤的家眷,二是有要事相商。”

“洛阳初定,百废待兴,我大乾虽立,但根基未稳,四方强敌环伺。”

“未来的路,该如何走,诸位有何良策,但讲无妨。”

话音刚落,一直沉默的魏征便站了出来。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肃穆地拱手道:

“启禀大王。”

“臣以为,当下之急,非是急于扩张,而是固本培元。”

君墨渊目光微动:“哦?魏先生请细说。”

魏征朗声道:

“洛阳虽得,然经战火,民生凋敝,人心思定。”

“大王虽已开仓放粮,设招贤馆,然此仅为初步。”

“臣以为,当务之急,应以安抚百姓为先,行休养生息之策!”

“具体而言,当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劝课农桑,恢复生产;严明律法,整肃吏治;广开言路,察纳雅言。”

“唯有内部安定,民心归附,粮草充足,我大乾方能有真正的根基!”

“待根基稳固之后,再厉兵秣马,图谋天下,方是万全之策!”

魏征一番话,条理清晰,直指核心。

殿内诸将,不少都微微点头,显然深以为然。

君墨渊听完,脸上露出赞许之色。

“魏先生所言,深得孤心。”

“安内方能攘外,此乃治国之根本。”

这时,徐茂公也站起身来,捋了捋胡须,微笑道:

“魏先生之策,乃是治国安邦之宏论,茂公深表赞同。”

“然……”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固本培元,自然是重中之重。”

“但,我等也不能只埋头种地,忘了家门口的豺狼。”

“如今整个河南之地,名义上已归属我大乾,但实际上,尚有几处前隋的残余势力,以及一些首鼠两端的地方豪强,如同钉子一般,扎在我们的地盘上!”

徐茂公指向地图悬挂的方向,语气带着一丝冷意。

“这些钉子,看似不大,却牵扯精力,阻碍政令通行,更可能成为日后敌人进攻我等的跳板!”

“臣以为,在休养生息的同时,当以雷霆之势,命几位将军,分兵出击,将河南境内的这些钉子,尽快拔除!”

“彻底掌控河南全境,如此,我大乾方能在中原站稳脚跟,无后顾之忧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