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凯旋捷报,君臣相得
王守仁立即带领皇帝参观各个区域,详细介绍了最近的技术突破。当朱雄英看到那排小巧的手持火铳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就是你提到的便携式火器?\朱雄英拿起一支,感受着它的重量,\看起来确实便于携带。\
王守仁点头:\是的,陛下。虽然射程和威力不如大炮,但一支军队若人人配备此物,火力将大大增强。\
朱雄英目光炯炯:\可以试射一下吗?\
王守仁略显惊讶,但立即安排了试射场地。他亲自为皇帝讲解了装填和发射的步骤,并示范了一次。
\看起来不难。\朱雄英接过火铳,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按照指导小心装填。他举起火铳,瞄准远处的靶子,深吸一口气,扣动扳机。
随着一声巨响,火铳喷出火焰,弹丸呼啸而出,正中靶心!周围爆发出一片欢呼。
朱雄英兴奋地放下火铳,眼中闪烁着光芒:\太不可思议了!如此小巧的武器,竟有如此威力!\他转向王守仁,激动地说道:\此乃强国利器!若能大量装备我军,何愁边防不固?\
王守仁却谦虚地回应:\此乃集中西之长而成,臣不敢居功。况且仍有诸多不足,需要继续改进。装填速度太慢,实战中很不方便;遇雨天火药容易受潮;另外精度和耐久性也有待提高...\
朱雄英听后,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更加赞赏地看着王守仁:\正是这种虚心求进的态度,才能使我大明永远立于时代前列。\他环视四周的工匠们,\你们的工作关系国家未来,朕为你们感到骄傲!\
参观结束后,朱雄英在匠造学堂的大堂内召集众人,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匠造学堂的成就令朕非常满意。为支持你们的工作,朕决定拨款十万两白银,用于扩建匠造学堂,添置设备,招募更多人才。另外,在各省设立匠造学堂分支机构,推广新技术。\
这一消息引起了轰动,所有工匠都欣喜若狂。王守仁感激地叩首:\臣代表匠造学堂上下,谢陛下厚恩!臣等定当加倍努力,不负圣望!\
朱雄英满意地点点头:\大明要强盛,必须在技术上领先天下。你们的工作不仅关系军事,也关系农业、工业和民生。朕希望看到更多的创新成果,造福百姓,强大国家。\
离开前,朱雄英特意留下与王守仁单独交谈。
\守仁,朕对你寄予厚望。\朱雄英语重心长地说,\你既精通经学,又擅长实学,是朕科举改革后选拔的典范。\
王守仁恭敬地回答:\臣愧不敢当。臣只是按照陛下的指引,尽力为国效劳。\
朱雄英继续道:\匠造学堂的工作至关重要。朕希望你不仅关注技术本身,也要培养更多懂技术的人才。知识传承下去,才能生生不息。\
王守仁深深领会了皇帝的意图:\臣明白。臣已开始编写教材,并设立课程,教导年轻工匠。臣相信,不出十年,我大明的技术人才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朱雄英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朕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明仁宗元年春末,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京城迎来了一支凯旋的军队。飘扬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威武的将士精神抖擞,百姓夹道欢呼,鲜花如雨般撒向英雄们。这支军队由燕王朱棣和中央军统帅徐辉祖率领,他们刚刚在北疆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彻底击溃了来犯的蒙古大军。
朱雄英早已在奉天殿等候多时。当朱棣和徐辉祖步入大殿,跪地叩首时,他迅速起身,亲自上前几步相迎。
\叔父,徐将军,你们辛苦了!北疆大捷,朕与举国同庆!\朱雄英的声音洪亮而温暖。
朱棣和徐辉祖齐声回答:\臣等不过尽忠职守,为国效力!一切皆赖陛下圣明决断!\
朱雄英示意他们起身,笑道:\来人,备宴,朕要亲自为两位将军接风洗尘,听听这胜利的详情!\
殿内已摆好酒宴,文武百官齐聚,共贺凯旋。朱雄英高居上首,朱棣和徐辉祖分坐两侧,其余将领依次就座。
\叔父,详细说说此战经过吧,让朕和大家都开开眼界。\朱雄英端起酒杯,向朱棣示意。
朱棣起身,声音洪亮:\此次蒙古入侵,集结了近十万铁骑,气势汹汹。臣与徐将军商议后,决定避其锋芒,诱敌深入。我军佯装不敌,连续撤退三日,使敌军轻敌冒进,拉长补给线,而后在大同附近的开阔地带设伏,一举歼灭敌军主力。\
朱棣说到激动处,双手挥舞,仿佛再现战场:\决战那日,敌军刚刚进入我军埋伏圈,徐将军率领的中央军突然出现在敌军侧翼,新式'仁宗炮'一字排开,轰然齐发!\
他赞叹地看向徐辉祖:\徐将军指挥的炮兵配合得天衣无缝!那炮声震天动地,炮弹精准命中敌军阵型,瞬间撕开一道巨大的缺口!蒙古人从未见过如此精准、威力如此巨大的火器,顿时阵脚大乱。\
徐辉祖谦虚地接道:\燕王殿下过奖了。能有如此战果,全赖殿下的英明指挥。当敌军被炮火打乱后,是殿下亲率精锐骑兵如利剑般插入敌军心脏,彻底瓦解了敌军的抵抗意志。\
朱棣继续道:\此战,我军共斩杀敌军五千余人,俘虏三千,缴获战马万匹,牛羊无数。更重要的是,彻底挫败了蒙古人的嚣张气焰,据降卒交代,蒙古各部落已经元气大伤,短期内难以再组织大规模进攻。\
朱雄英听得热血沸腾,频频点头:\好一场扬我国威的大胜!来,满饮此杯,敬两位将军!\
酒过三巡,朱棣忽然正色道:\陛下,此战让臣深有感触。新式'仁宗炮'的威力确实非同寻常,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臣斗胆建议,应当加紧生产这种火炮,并推广到各边防要塞,彻底改变我军的作战方式。\
朱雄英眼前一亮:\叔父所言极是。此事朕已有部署,匠造学堂正在日夜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