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四合院:从采购员开始的60年代 > 第134章 爷爷奶奶不愿进城!

第134章 爷爷奶奶不愿进城!

很快。

大家把熬的大米粥和一盆子猪肉炖粉条,全都吃的干干净净。

这年代大家都缺油水,虽然苏阳这段时间不时给爷爷奶奶和二叔他们带东西回来。

但大家因为这两年的饥荒都饿怕了,可不敢把那些粮食随便糟蹋了。

谁知道饥荒还要闹几年?除了苏阳回来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好,二叔一家也罢,都不敢敞开了吃。

能吃个半饱就算不错了,至于苏阳带回来的油,更是省到了极致。

顶多在做饭的时候,用筷子在油里面沾一沾就算放了油。

就算这样的情况,若是让村里人知道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羡慕........

“大哥,大米粥真好吃,甜甜的!”

“大哥,你每天都回来好不好,这样我天天都能吃甜的大米粥了!”

“大哥哥...粥好好吃...”

三个小家伙吃完大米粥后一脸满足,还揉了揉自己的小肚子。

看样子是吃饱了,这让二婶心里很是感谢苏阳这个侄子。

以前看着几个孩子忍饥挨饿,二婶心里担心的不得了,就怕孩子在这样的灾荒年份扛不过去。

因为丈夫不仅要管着三个孩子,上面还有两个老人要管着。

当然。

二婶肯定不敢有丝毫不满,若是没有老爷子的收养,丈夫早早就饿死了。

好在随着侄子回来,一切都改变了,侄子每次回来都带回来吃的、用的。

大家虽然不敢敞开了吃,但也让他们的生活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

今天的这顿晚饭更是吃饱了,看几个小家伙的样子,估计都吃撑了。

这若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别人都在挨饿,他们却能吃撑。

而这一切全都是侄子带给他们的,二婶心里如何不感激侄子........

........

“爷爷,这次面条厂的扩招定下来后,杨厂长不仅给了我物资奖励,还给了我五个工作名额。

还有咱们轧钢厂因为将要扩招,也给了我两个工作名额。

派出所的张所长为了感谢我帮他们抓住了敌特,同样给了我一个临时工的名额!”

苏阳话音刚落,不管是老爷子还是二叔等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没听错吧!苏阳帮了这些单位的忙,人家奖励的物资就已经够多了。

看看带回来的大米和白面,以及糕点等就知道了。

没想到这还不算啥,人家单位更是奖励了小阳工作名额。

刚刚他们可是算了一下,一共有八个工作名额啊!

若是再加上大壮和大壮家的老二,以及村支书家的老二,一共就是十一个名额。

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小阳居然就弄到了十一个工作名额?

十一个工作名额啊!这可不是十一颗大白菜,而是实打实的工作。

想想大壮现在的生活,就能知道这十一个工作名额的含金量了........

“大孙子,你没拿爷爷开玩笑?”

“爷爷,我是这样的人吗?我现在就是想问问你,这八个名额怎么分配。

之前三个名额都说的550块,这次价格肯定还是按这算,就是该给谁,我想请给我拿个主意!”

二叔这边。

其实他刚刚也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但听到这对祖孙的一问一答,知道这事是实锤了。

心里既佩服侄子的本事,也有了一些心动。

若是八个名额,给自己和媳妇两个,他们也能成为城里人。

每月都能拿工资,还能吃定量,肯定要比待在村子里好的多.......

........

“这次的名额,就给你二叔和二婶各一个吧!”老爷子想了想说道。

刚刚苏建军的表情动作,老爷子都注意到了,既然老二想进城,那就把名额给他和他媳妇各一个。

老爷子的这个回答,苏阳倒是有些没有料到。

因为二叔他们若是想进城,之前大壮那个名额就可以给二叔他们。

只是当时二叔拒绝了,二叔拒绝的理由是留在村里能够照顾两位老人。

“爹,你...”听了老爷子的回答,二叔心里很是感动。

心里也猜测自己的表情动作,应该是被老爷子注意到了,所以老爷子才会有拿番提议。

“我...我就不要这个名额了吧!”二婶回答的有些局促。

她这辈子都没想过成为厂里的工人,做梦都没有想过,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

所以当机会摆在面前时,二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也不能说她没见过世面,这事若发生在其他妇女身上,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苏阳听了老爷子的话,点了点头,但转而又想起另外一件事。

“把两个名额给二叔、二婶没问题,那你和奶奶也跟着我们一起住城里,怎么样?”

若是二叔和二婶在城里上班,为了方便,肯定是要搬城里去住。

反正苏阳才到手了一个二进制四合院,也不怕没房子住。

如此以来,刚好也能把老爷子和老太太接到城里生活。

只是老爷子和老太太听了苏阳的话,彼此对视了一眼,犹豫了一会儿之后,两位老人都摇了摇头。

“不了,咱们老两口都在苏家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实在不想再挪窝了!”

“不错,大孙子你要是想看奶奶,就经常回来,奶奶可在城里住不习惯!”

听了两位老人的回答,苏阳皱了皱眉。

他心里总觉得,老爷子和老太太坚持留在村里不会那么简单。

因为刚刚自己的提议,他们分明也有些意动,但最后都拒绝了。

虽然老爷子和老太太给的理由是不想挪窝和住不习惯,但这样的理由显然站不住脚。

大孙子住在城里,二儿子一家也要搬去,他们还有啥舍不得的?

既然老爷子和老太太不愿意多说,自己也不勉强。

他们暂时不说出来,肯定有不说出来的理由,等到时机成熟,两位老人自然会说出来........

只是。

老爷子和老太太不愿意住城里,到时候二叔一家也搬去城里,两位老人谁来照顾?

毕竟他们现在的年纪大了,不说别的,就说打水这事,对老人来说就很困难。

目前是二叔每天跑河里挑水,二叔一家若搬进了城里,难道让老爷子、老太太自己去挑水?

虽然可以找村里人帮忙,但哪有二叔一家让人放心,万一村里人哪天忘记了怎么办?

当然。

这只是一方面,没有了二叔一家的照顾,两位老人还会有其它诸多的不便。

这让苏阳有些为难,自己这段时间所做的事,目的是想让老人过的好,可不是让他们过的更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