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 第827章 科技狂飙:量子基建的多维裂变

第827章 科技狂飙:量子基建的多维裂变

2026年11月9日,阿厦市的量子建造工地上空,机械臂组成的银色洪流穿梭如织。沈知意站在悬浮观景舱内,俯瞰着88层写字楼的施工现场。AI实时数据在量子屏幕上跳动:35%的结构已完成,比传统工期快了整整三倍,而机械臂阵列正以每分钟铺设200平米纳米建材的速度推进。

财富核爆:薪资体系的降维打击

“发薪日到了!”随着沈知意一声令下,量子区块链系统瞬间激活。工人们的智能终端同时震动,机械臂自动生成的薪资单闪烁着金色光芒:普通工人基础工资10万 + 30万奖金,税后到手40万新台币;转型后的智能建造公司员工,账户直接涌入100万现金奖励。

在员工宿舍区,欢呼声冲破量子隔音屏障。建筑工人陈大勇盯着手机上的数字,手指微微颤抖:“以前一年都赚不到的钱,现在一个月就到手了!”他的妻子通过量子视频通话激动落泪,背景里,机械臂管家正自动将新鲜采摘的无土栽培蔬菜送入厨房。而在工程师专属公寓,博士生出身的林薇收到了额外的股权奖励,机械臂推送的星宁股票价值已达200万。

垂直城市:千米巨构的科技野心

当众人沉浸在财富喜悦中时,沈知意的机械臂矩阵已展开更宏大的蓝图。三栋130层的“星穹塔”规划图在全息投影中缓缓升起,85层的地下空间将容纳全球最大的量子芯片洁净车间、超导体研发实验室以及地下能源枢纽。“传统建筑最高纪录是迪拜哈利法塔,”她的声音带着征服者的豪情,“而我们要用四个月,重新定义人类建筑的极限。”

为实现这一目标,星宁启用“量子堆叠建造法”。机械臂将大楼分解为百万个纳米级模块,在空中进行三维拼接;地下施工则采用磁悬浮盾构机,超导体驱动的钻头以每小时10米的速度掘进。某德国建筑专家通过量子会议惊呼:“这不是建造,是在书写物理学的新篇章!”

生态闭环:未来人居的全维革命

在写字楼群旁,16期高品质别墅区的蓝图同步揭晓。机械臂投射的全息模型中,1200-4000平的别墅如同悬浮的水晶宫:纳米记忆合金框架可抵御17级地震,量子阻尼系统能将晃动幅度控制在毫米级;屋顶的量子光伏板阵列与无土栽培温室完美融合,住户不仅能实现能源自给,还能通过售卖有机蔬果获得额外收入。

而五处48层公寓住宅区同样颠覆想象。每栋楼的外墙都是可变形的量子玻璃,既能调节采光,又能作为全息广告屏;地下二层的共享工厂里,机械臂为居民提供免费3d打印服务;每户阳台的无土栽培系统由AI精准控制,种植的“星空草莓”在星宁商城售价高达每颗500元。

虹吸效应:资本与人才的双重汇聚

消息通过量子通讯传遍全球,引发连锁反应。台积电、三星等芯片巨头争相提交入驻申请,机械臂统计的数据显示,仅三天就收到价值8000亿的合作邀约;全球顶尖的材料科学家、量子工程师带着团队连夜改签机票,星宁的招聘页面因访问量过大三次崩溃。

更具戏剧性的是传统建筑行业的集体“倒戈”。台湾前三大建筑公司主动提出收购邀约,却被沈知意反将一军:“加入星宁生态,共享智能建造技术,利润分润提高至60%。”机械臂生成的合作协议上,量子加密的条款确保所有企业都将成为星宁科技帝国的“毛细血管”。

文明跃迁:科技霸权的具象化

当夕阳为工地镀上金边,沈知意的智能终端弹出最新消息:首批转型的智能建造公司已承接海外订单,将在东南亚复制“量子基建”奇迹。她望向远处正在成型的建筑群,机械臂组成的无人机群在空中拼出“未来已来”的字样——这场由科技驱动的基建狂潮,不仅重塑了物理空间,更在资本、人才、产业的维度上,完成了对传统世界的全面降维。而星宁集团,正站在这场变革的风暴眼,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文明史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