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 > 第169章 洗金人

第169章 洗金人

金小眼儿托人找的这个‘洗金人’姓白,没有真实姓名,就叫老白。

据金小眼儿说,老白是个广东潮汕人,在长沙的黑金市场非常有实力,上面的大庄家是广东和香港那边的黄金走私集团,只收熟客或者信得过的熟客介绍的单子,抽百分之十五的水头,也就是比国际金价少百分之十五,五十一克的黄金,他那里收三十三,这个抽水还是比较合理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叫老白的洗金人在黑金市场上的信誉很好,上面又有大庄家,实力也很硬,多少货都能吃得下。

我们即刻动身,按照金小眼儿给我们的地址,带了五公斤的金条,去了五一广场旁边的坡子街。

这第一次去做交易,也是先试试水。

当时长沙以五一广场为中心的周边已经形成了商业区,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也开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民营金店。

金小眼儿给我们的地址,就是坡子街的一个金店。

说是一个金店,实际上就是一个打金铺子,而且还是那种胡同铺子,

铺子非常小,连个招牌都没有,里面也就摆放着一张破旧的玻璃展柜,柜子里稀稀疏疏的放了几件银首饰,看上去非常的普通。

但往往这种毫不起眼的普通,里面都藏着大乾坤。

我们三人径直的走进铺子,看到铺子里坐着一个中年男子,估摸着五十出头,大长脸,很瘦,此时正在悠哉的抽着烟泡着功夫茶,旁边还放着一盒橄榄。

功夫茶配橄榄,这是独属于广东潮汕人的偏爱,所以我们应该没找错地方,眼前这人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老白。

老白抬头打量了我们三人一眼,二叔也同时赶忙上去,笑呵呵的客气着打了声招呼:“老板你好,我们是周哥介绍来的,听说您的手艺好,在这行名气最大,想请您帮忙打个金首饰,童子送财,广进八方……”

二叔口中的周哥,也是金小眼儿那边搭的线。

老白应该也是事先知道有人被介绍过来,所以一听二叔这话,就收回了打量我们的目光,脸上也没什么太多表情,感觉有点高冷的点了点,招手示意我们坐下谈。

无论是哪个行当的销赃,都有着人不问来历,货不问来路的规矩。

所以老白也没多问我们其他,给我们三人倒了杯茶,又递了根烟后,直接就话入正题,问我们有多少货,带来了没?

二叔自然不会直接说我们有两百多斤黄金,就说暂时只有大概五公斤,全都带来了,只要这次合作愉快,以后可以长期合作!

即便只有五公斤,也都不是一个小数了,也算是一笔大买卖了。

老白点了点头,又用手轻轻敲了敲桌子,让我们先拿出来检查一下纯度。

二叔挑眉回头看了一眼敞开的铺门,和外面街上的人来人往。

老白也看出了二叔的谨慎,很淡定的说道:“没事儿,尽管拿出来吧,我这个铺子干净着呢!”

听老白语气这么自信,二叔也没再说什么,不过还是出于谨慎,只是从背包里掏出一根金条,放在桌子上推到了老白的面前,笑道:“白老板,全部都是这种货!”

老白拿起金条眯眼端详了一下,问道:“自己熔的?”

二叔笑着点了点头:“捯饬捯饬,卖相好点……”

大家都是明白人,话也不用说的太透。

老白起身,要求要先验一下货。

这个都是交易的正常流程,我们自然也是非常爽快的答应。

就见老白把金条放进烧碗里,又在碗里放了一撮白色的粉末,然后娴熟的用火机点着喷枪,调好温度,开始烧金。

那添加的白色粉末,应该是助溶剂。

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只要火烧熔成金水不变色,即是真金。

我当时对于黄金的辨别,就是这么理解的。

然而,让我们惊异的,放进烧碗里的金条还都没有融化,居然被烧黑了!

老白一看金条被烧黑了,也立马停了下来,脸上的表情非常古怪的扭头看向我们三个。

这突然的古怪表情,和被烧黑的金条,也直接把我们三个人给看懵了。

我们自己在家熔炼都是好好的,怎么到老白这一烧就变黑了?

我心里最先想到的就是被老白刚才那一撮白色粉末动手脚了。

该不会是想要以黄金不纯为由,来压我们的价吧?

毕竟这可是金贩子惯用的伎俩。

可金小眼儿不是说,这个老白在行里信誉最好,最守规矩的吗?

二叔貌似也和我想到了一块儿,但是也不排除,这批出土于汉墓的黄金确实纯度不够,只是我们外行人看不出来,他们专业的‘洗金人’稍微用点科技就能烧出来黄金纯不纯。

毕竟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黄金提炼技术有限,汉代的金饼、马蹄金和麟趾金纯度不一,通常都在70%和95%之间。

所以二叔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只是非常诧异的问道:“白老板,咋了?”

老白看着我的表情依旧很古怪,过了好一会儿,好像是确定了什么,才开口说道:“这黄金纯度不够!”

还真就跟我们想的一样,这黄金的纯度不够!

二叔心里没底儿,所以也没否认,只能赶忙笑着解释道:“白老板,您眼真毒!我们这是第一次熔金,可能是喷枪温度没掌控好,里面掺了点坩埚渣滓……但您放心,咱都是熟人介绍来的,可绝对没有故意往里面掺假!”

“您要是不满意,可以再返工一遍……”

二叔的话还没说完,老白就眯着眼把后面的话打断,淡淡的说道:“不是你们熔炼的问题,这里面掺了铜锡!我干这行几十年,各种来路的金子见得多了!”

“这金子有些年头了吧?就比如汉武帝时期,官府铸造的上币,为了防止民间私熔,里面就掺了铜锡!”

“好好的东西,一旦熔了,那可就折损的多咯!”

我们一听老白这话,内心无不惊讶至极,他拿汉武帝来做比喻,尤其是后面的那一句话,显然通过黄金的纯度,看出了我们这黄金的来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