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这中间有问题
阳华觉着奇怪:“何家强,你什么意思?石头开眼?” 何家强往后退了几步,然后指着那石头上的缝说:“你现在看看,那石头上的缝,是不是像睁开的眼睛。” 阳华眯缝着眼睛遥看了一下:“你要这么说,还真像是一只眼睛,而且这眼睛,还在流眼泪呢。” 听了这句话,何家强又往后退了几步:“真没想到,居然会是真的。” “什么是真的?” 何家强看了看阳华,旋即摇头书:“大师,没什么,就是以前听说过石头开眼,今天居然见着真的了。” 阳华也是老江湖了,立刻感觉何家强有什么瞒着我们没说出来。 他跟我对了一眼,然后说:“老何,如果你有什么瞒着我不说,到时候如果救不了你,可别怪我没出力。” 没想到的是,这一次阳华的威胁并没有得逞,因为何家强刚刚虽然一副惊恐的样子,但是现在突然却镇定了下来,他想了想,坚持说:“我真没什么隐瞒你的,大师。” 我看着他神情大变,知道一定有了什么变故,而这个变故肯定是这所谓的石头开眼有关,但是如果硬刚下去,这何家强可能会翻脸,于是我对阳华说: “好了,还是先去祖坟看看吧。” 于是我们又一起爬上了祖坟,可是经过我们仔细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 无奈之下,我们三人只好回到何家强的家里。 阳华一时没想到什么对策,只是对何家强说:“今天夜里,我们住一宿吧,到时候再说。” 可是何家强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厢房,自己就闷声不吭地离开了。 “怎么回事?”阳华意外得很,“这家伙突然就变了性子似的。” “估计那石头开眼是个什么劳什子隐秘的事,得,我去找那老爷子聊聊,你在家里呆着。” 阳华急:“你去哪?我看那何家强随时都要变身的感觉,你可别走。” 这小子又胆小病犯了,我瞪了他一眼说:“我又不会去很久,你在家里呆着,假装做点法事也可以啊,对了,你去跟何家强他老娘聊聊,也许能获得一些线索。放心,我保证在午饭之前回来。” 农村的午饭是比较晚的,一般来说,两点以后才会准备。 我去了村口的池塘边上,老爷子却没在家,只能去问家里人。 家里只有一个老婆婆在,她说自己的老伴去亲戚家阉鸡去了。 现在正是初秋,阉好的鸡过年的时候正肥硕,能过一个大吉(鸡)大利的好年成。 我听了一乐,没想到老头子这一把年纪了,居然还有这手艺。 就在我聊着天的时候,就听到外面一人喊:“羊老倌在家吗?” 老婆婆回头说:“没在啊,去石马村阉鸡去了。三伢子,你回来了啊,这还没到过年呢,你家三娘子没跟你一起回来?” 我回头,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穿着一件POLO衫,看起来还比较干净,像是事业单位的人。 “没啊,我回家有点事,祖屋要修一下,免得落雨进水了。那我先走了,这里有瓶酒,带给羊老倌的。” “你看看你,还讲这个客气……” 那汉子走了,走之前礼貌地跟我点了点头。 我问老婆婆:“你家老爷子是放羊的?” 老婆婆说:“不是,都是等死的人了,哪里还放得动羊咯。” “刚刚那人叫他羊老倌是什么意思呢?” 老婆婆笑:“我家老头姓杨。” 哦,原来是杨老倌,我倒是听岔了,可是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个事:“你们村,姓杨的多,还是姓何的多?” 因为根据我的认知,一般来说,村里人都是一大家族的人,基本上是同一个姓氏的,所以我问这句话的意思,是想知道杨老倌是不是村里的外姓人。 然而没想到的是,老婆打了个“哈哈”说:“我们村啊,一样多,不仅姓杨姓何的一样多,还有姓欧阳的、司马的……都差不多。” 我很意外,据我所知,还真没有这种姓氏杂乱的村,一时诧异万分,良久我才问:“那你们村,一共有多少姓氏?” “七个姓氏啊,杨、何、张、银、左、司马、欧阳。” 这么多姓氏居住在这里?这个村就有点怪异了,因为中国的古代家族观念极其严重,族人才会聚集在一起的,这就直接导致了现在的村落基本上会以一个主要的姓氏作为基础…… “婆婆啊,那我问你,这附近的村子,一般是以什么姓氏为主呢?” “曾,我们这附近的村子,都姓曾,七冲八塘都姓曾。” 我又问了问什么叫“七冲八塘”,大致的意思就是,这里的村子,要么以冲作为尾缀,比如有个村叫东冲;要么以塘作为尾缀,比如有个村叫老木塘。 这加起来十三村落的人,基本上都是姓曾的,只有这个石泉村,姓氏乱七八糟。 可是我问老婆婆,她却也说不清楚一个所以然来。 我问他那刚刚回来的那个三伢子姓什么,她说姓张,在家里排行老三,在县城里银行上班,在家里大家都叫他三伢子,至于他的书名叫什么,老婆婆并不知道。 听到这里,我的兴趣更大了,于是就问老婆婆家里有族谱吗?我想看看这个村的历史。 老婆婆说三年前倒是修过一次谱的。 我说能不能让我看一眼,那老婆婆倒是不介意,不过找了半天才不知道从哪个旮旯里找到,看那样子落满了灰尘,中间还有一个圆圆的痕迹,应该是盖什么坛子落下的。 我打开之后,先看到的是杨氏的姓氏起源:“杨姓,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为隋朝、南吴的国姓,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这些没什么鸟用,我翻过去,看世系表和家传、家训这些内容。 然后发现,杨文胜是石泉杨家的始祖,一直追溯到明朝去了。 要说这杨家还真是不太发人啊,这都过去四百多年了,才曲居在这小小的石泉村里,真是古怪。 要是换作别的姓氏,用四百年的时间,那莫不是发展成好几个村落了,不说别的,那七冲八塘的曾家,就应该是一个始祖在三四百年间发展的结果。 在家传当中,杨文胜是跟随将军抗清,转战于此,因大势已去,最后就在此安家立命。 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在家训当中,看到了相当玄妙的一段文字,这文字就像是雷霆一样轰了过来,弄得我脑袋都嗡嗡作响。 那家训的文字是这样子的:“杨家子孙切记,石头开眼,七子拜月,鬼神流泪,将军遭雷。见此兆,当归家,虽千万里,不辞也。” 让我觉得震惊的是“石头开眼”这四个字,因为当初在那石头山上,何家强就提到了石头开眼这四个字,而且因为这四个字,他彻底改变了对我和阳华的态度。 我琢磨了一阵子,将书还给了老婆婆,转身就出了家门,我要在去那石头山看看,那里应该还有什么我们没有弄明白的东西。 如果这个石头开眼,都能应验在家谱上,那就非同小可了。 将军遭雷,这个将军,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当初杨文胜跟随的那个将军。 可是将军已经死了几百年了,他又怎么再遭雷呢? 如果每四个字代表一种兆头,那么石头开眼这个兆头已经出现了,接下来就是“七子拜月、鬼神流泪、将军遭雷”。 如果这后三个预兆再一一出现,那这事可就大条了。 我到了石山之后,认真观察,依稀觉得,这座石山,虽是天然生成,可是很多地方都有人工开凿的痕迹,特别是有些断石,明显是被人暴力炸开的。 于是我从各个角度,将这石头山拍了照片,然后看了看手机,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怕阳华担心,就回到了何家。 阳华倒也安然,喝着点小酒,吃着鸡肉,一个人独享的感觉挺滋味的。 见我来,就大剌剌拍了拍椅子:“过来二郎,陪我喝一盅。” 这小子,我白了他一眼,看何家强老母还在厨房里忙碌,就低声道:“你没摸摸他家的底细?” 阳华说:“没什么好摸的,爹死孤母,两个姐姐嫁了,他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家,这次出了这事,这才匆匆回来的。” 我叹息,这小子,感情就是忽悠这纯朴的村里人给他杀了一只老母鸡吃了。 阳华说:“来喝一口,这米酒虽然淡,可是纯啊,你在外面真喝不到。那些勾兑酒,更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我挥了挥手,让他别打岔:“华子,何家强在哪呢?” “一直呆在自己的家里,敲门也不开,让他吃饭说不饿。” “这不对劲啊。” “我知道他不对劲,等到晚上再收拾他呗。” 我说:“那你去跟他老娘说说,让她把家里的家谱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查家谱?”阳华一拍脑袋说,“对,还是你有脑子,这得好好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