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贞观第一逆臣 > 第321章 道路

第321章 道路

自河谷一战。

突厥人的王庭突骑兵一溃千里。

偌大个定襄,便再也没有任何,能够阻挡“契丹人”的军力。

此事传到五原,突厥王庭之后,整个突厥人震动。

而颉利可汗,更是暴跳如雷,当场就砍杀了十数人。

可即便是再怎么怒火冲天,他也没有继续把剩余的突骑兵,往虎口里送。

只是派兵驻扎在山口,监视定襄一地“契丹人”动向。

除了不计一切代价的,派遣探子,打探消息之外,竟然没有任何其他的动作。

而等义成公主,返回了突厥王庭之后,两人更是光速达成了协议。

在杨荷献上“玉玺”,以及数个部落之后,便不顾阿史那家其他特勤的反对,强硬的将“大叶护”一职,奉送给了契丹人。

而后,王庭之中,爆发了剧烈的冲突。

以张德言为首的汉臣,胡人等,中央集权一系,在获得“传国玉玺”之后,喜出望外。

当即便以天命之言,再次开始蠢蠢欲动。

妄图收缴各部落兵权。

而突厥人的其他各部,却是强力反对,甚至开始抱团。

若不是有南下劫掠大唐,这一难以抗拒的诱惑,甚至是会当场爆发内战。

而就在这个时候,冷眼旁观的义成公主杨荷,却收到了一个更加让她痛恨万分的消息。

“契丹人”在获得了大叶护的职位之后,反悔了。

以不信任突厥人为由,强行要求“大隋”皇帝,也拉出一支队伍,同契丹人一起,御驾亲征。

虽然杨荷本人,也知道突厥人是什么德性。

可这一要求,还是突破了她的底线。

让她本人,暴怒不已。

当场就就要求颉利可汗,大军开拔,逼近定襄,以凌迫“契丹人”服软,打消他们不该有的念头。

可此时突厥人本身就有些自顾不暇。

再加上杨荷对于“大隋”,以及“契丹人”格外的偏颇,惹的近半的突厥人不喜。

同时,在交出一部分部落之后,她本人所持有的力量,也是衰弱了大半。

此消彼长之下,让颉利可汗,对于义成公主忌惮,也减轻不少。

竟然罕见的拒绝了发兵定襄的提议。

这让义成公主,瞬间警惕了起来。

局势,竟然有些失控。

杨荷能在草原上面,呼风唤雨,自身便是智计过人之辈。

在确认“契丹人”死了心的,要裹挟着“大隋”一起南下之后。

她竟然一咬牙,同意了“契丹人”的要求。

甚至是提供了大批的牛羊辎重,让“契丹人”逼近了河套一代。

李安一行,当然也不是傻子。

自然看透了义成公主的打算。

可不论从赢取义成公主的信任来说,还是促进突厥人尽快南下来说,这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事儿。

因此,在将兵营,驻扎在定襄-五原一线的要道之上,隔断了东西两路交通之后,便瞬间带着六千的并州铁骑西进,凌迫突厥人的王庭突骑兵。

若是大规模的作战。

并州铁骑,需要依靠李安的武勇,或许不是王庭突骑兵的对手。

可小规模的作战之中,不论是薛仁贵,还是苏烈,都是世间罕有的名将,岂是小小突厥人所能抗衡的?

再加上有李安,这根定海神针坐镇。

因此,中军的士气极为高昂。

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之中,骄傲的王庭突骑兵,竟然没有一次沾到便宜。

让这支军队,竟然丧失了再对峙下去的勇气。

之前的大败,还可以说是流言。

可在亲身体会之后,这些人,再也不敢对“契丹人”有任何的小觑。

连对着义成公主的轻视,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虽然这老娘们损失了不少的部落,可换来如此强悍战力的突厥人,这种生意,换谁来,都是喜闻乐见的。

这哪里是衰落。

分明就是更加强悍了几分。

“契丹人”不信任突厥人。

同样,突厥人怎么可能信任契丹人?

有这样的一股生力军,虎视眈眈驻扎在一侧,谁都不敢轻忽。

让五原,突厥王庭的争斗,都偃旗息鼓了下来。

因为谁也不愿意做黄雀嘴边的虫子。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对峙下去,那么,一身的力气,只能往外边使了。

雪灾,大旱,再加上颉利可汗的胡作非为。

天灾人祸,一通组合拳下来,谁也扛不住。

就连王庭的日子,也日渐艰难。

因此,此次南侵,已经不是争斗的问题了。

而是生存的必要。

以往突厥人南侵,约莫有三条路线。

一条是幽州。

这里出了燕山以后,一马平川。没有任何战略要地。

依照突厥人几乎全都是骑兵的军队,只要闯入这里,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任凭大唐多少人来,只要战马不足,绝对追不上突厥人。

而追击,拉扯,正是突厥人最擅长的战法。

只要有人敢追,那突厥人就敢让他去死。

这里是劫掠的天堂。

可惜,燕山之上,有居庸关阻挡。

若是不能占领这座雄关,大规模的部队,根本不可能侵入幽州。小规模的部队,即便是送进去了,那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第二条路,则是从雁门关入鼠雀谷。

这里同样是膏腴之地。

是太行山,吕梁山中间,唯一的一块,能容纳大军土地。

只要入了雁门关之后,向东,通过飞狐陉能侵入幽州。

向南,过了黄河,则能直入关中。

此地从战略上来讲,甚至是要比幽州,更加的重要。

毕竟,不管幽州的战火,再怎么熊熊燃烧,受苦的不过是百姓,怎么也影响不到关中。

而雁门关这一路就不同了。

任那一王朝,都不敢忽视。

不过成也雁门关,败也雁门关。

如此雄关,必然有雄兵把守。

换成前朝,不管是侵入幽州,还是走鼠雀谷入长安,只要想大军压境,必然要用突厥人的性命,死磕居庸关和雁门关,这两座边境要塞。

可如今的大唐,却和前隋不同。

不止是国力。

国土上的差异,则更加的致命。

因为如今,中原的朔方之地,并不归于大唐。而是在梁师都的手中。

而梁师都,背后的依仗,却正是突厥人。

这样一来,北方最为重要的防线,将直接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突厥人便能轻易的,从这第三条道路上面南下,侵入长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