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历史
才刚大胜,灭却了中原数百年的仇敌。
朝野上下,无不欢声雷动。
郊迎乃是夸功,祭天乃是表功,而太庙献俘,更是向列祖列宗,宣告儿孙的事迹。
如此举国狂热之下,竟然还会有放弃北地,这种不和谐的言论,在长安流传。
若说是没有幕后黑手挑动,绝无可能。
而既然别人已经出手了,那又怎么可能,只有这点儿手段?
便是李安,对于这些事情不上心,也是能猜的出来的。
果然。
李安一句之后,便见刘仁轨气氛的点了点头,这才咬牙切齿的说道。
“此种舆论一出,关中的粮价,更是应声上涨。”
“整个长安,都怨声载道。”
“若说是此事无人操纵,臣绝不相信。”
“而更令人气愤的是,竟然还有人提议,再封一个突厥可汗,将整个漠北之地,重新交给突厥人管理。”
“早就元气大伤的突厥,绝无再次南下的能力。”
“如此,才算是稳定了边疆!”
“噗!”
之前还一脸阴云的李安,听到这话,居然忍俊不禁,竟笑了出来。
他是知道,后世大唐的疆域图的。
那全然就是,整个汉人政权的巅峰。
即便是大唐,再怎么讲究一个民族融合,新罗,百济,高句丽,甚至倭国,突厥都有名臣名将,在大唐为官。
可绝对没有,把打下来的土地,重新交给战败诸族重新统治的。
其他的李安不知道,但大唐的都护府,不管是影视还是游戏当中,都屡有出现。
若说是有人企图用某种言论,打压李安的声望,他可能会相信。
但是离谱到把草原之地,重新还给突厥人,李安绝不相信。
难道某些人真以为,这大唐的君臣百姓,全都是傻子不成?
如此过分,恐怕反倒是会引起,民意的反弹。
李安笑容之中的轻蔑,虽然肉眼可见。
但刘仁轨,却不容有人,污蔑主君的功业。
当下,便气急败坏的说道。
“殿下!”
“你还在笑?”
“此事虽然还未提到朝堂上面来讲,可这总是早晚的事儿。”
“殿下受封燕王的法统,便是平突厥,执遗隋,献玉玺。”
“现在,有人别有用心,看似在商量治国大事。”
“可矛头,却对准的,全然乃是殿下。”
“这根本就是在否认,殿下的功业。”
“臣下怎么看包藏祸心之人,如此污蔑殿下?”
“还请殿下上书,彻查此事,定要将这幕后之人,查一个水落石出。”
“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刘仁轨说的义愤填膺。
期间,拍桌子瞪眼。
甚至将案几上面的行卷公文,都扫落在了地上。
而李安,却毫不介意的俯身,重新捡起了行卷,轻轻的放在桌子上,这才哂笑一声,道。
“所以!”
“这就是秦琼,大张旗鼓,来王府拜访的理由?”
“哼!”
“正是!”
见自己说的口干舌燥,而李安却依旧眉眼带笑。刘仁轨都不由得有些泄气。
干巴巴的拱手说了一句之后,便气冲冲的重新坐了下来。
不管外人怎么嚼舌头,但是李安,却不能让自己人失望。
便是为了人心,也要安抚他一番。
见刘仁轨不解其意,李安再笑一声,道。
“呵呵!”
“正则可知,自先秦以来,一直威胁中原的乃是哪一部蛮族?”
自打定主意,要消灭突厥人之后,李安就没少打听,北方那片土地的历史。
而遇到的人之中,又有谁,能比得上常年出使各国的莒国公唐俭,更能了解北地的风土人情?
因此。
在李安在突利可汗营地,救下了此人之后,没少请教这些问题。
如今。
他对于那片土地上的往事儿,了解的甚至比关中本地,还要更加透彻几分。
所以,这才有此一问。
而刘仁轨,见自家主上,问的是正儿八经的问题。
这才面色稍微缓和,但语气还是有些硬邦邦的回答道。
“自然是匈奴了。”
“除了匈奴,又还有谁,能逼的暴秦,大修长城的?”
虽然刘仁轨,对于秦始皇大为不敬,和自己的三观颇为不和。
但是现在的李安,并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
纠正他的三观,以后有的是时间。
现在的关键目的,乃是上下同心,先统一战线再说。
所以,轻笑一声之后,李安这才意味悠长的说道。
“不对!”
“不对?”
这回,却是刘仁轨惊讶了。
这怎么可能不对?
以前,匈奴一直都是中原之地的心腹大患。
而卫将军,霍骠骑,正是因为打的匈奴满地找牙,这才有了千秋的美名。
怎么到了殿下这里,又不对了?
刘仁轨正要反驳几句。
可还没有等他反驳的话说出口,就见李安飒然一笑,道。
“正则别忘了。”
“还有东胡啊!”
“虽然东胡被匈奴人,压的喘不过气来。”
“后来,还甚至分裂成为了鲜卑和乌桓两部。”
“可这些胡种,终究还是成为了中原的心腹大患,怎么能缺的了他们?”
李安如此一说,刘仁轨顿时哑口无言。
秦修长城,正是为了对付匈奴。
两汉,更是与匈奴不死不休。
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差点儿就交代在了突厥人的手中。
经过几百年的争斗,有汉一朝,终于将匈奴人打死打残。
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鲜卑却趁势做大,重新成为了中原的心腹之患。
而中原与草原之间,重新进入了又一个轮回。
刘仁轨默不作声,可李安,却并没有就此作罢。只听他继续说道。
“鲜卑势大,五胡乱华。”
“这些胡种,杀的中原十室九空。若不是有冉闵在,我汉族几乎亡族灭种。”
“拓跋鲜卑,建立了北魏。”
“而慕容鲜卑建立的吐谷浑,直到今天,依旧是我大唐的肘腋之疾。”
“鲜卑贪恋中原富庶,因而南迁。”
“那正则可知,草原之地,又是如何变化的?”
这回,刘仁轨却并没有再闭口不言。
此时,他已经想明白了,李安究竟想要说些什么。
只见他神色讪讪的说道。
“是柔然!”
“拓跋南迁,昔日鲜卑部的奴隶,柔然崛起,又成为了卑微的心腹大患。”
“呵呵!”
李安淡然一笑,继续说道。
“那么柔然,又是何种结果?”
“被突厥所灭。”
“那突厥,又是什么来历?”
“据史料记载,乃是柔然人的锻铁奴隶。”
两人一问一答之间,竟将中原的千年大敌,说了个通通透透。
而此时,李安这才说道。
“想必正则自此,也应该清楚的知道。”
“若不能真正的统治这个地方,总有一天,它便又将成为我们的心腹之疾,中原与草原之间,将重新陷入这个轮回。”
“谁知道突厥之后,又会是哪一家蛮族,占据这里?”
“你我能看透此事,秦琼也能够看的出来,难道满朝的其他的文武百官,都是瞎子不成?”
“谁将此事,提到了朝堂之上,那他便是千古的罪人。”
“史书之上,庇佑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若是如此,谁又敢说?”
说到这里,李安“唰”一下,径直站了起来。
这才睥睨一视,傲然说道。
“再说了,便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违,也要看看,本王手中的长戟,大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