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贞观第一逆臣 > 第520章 混乱

第520章 混乱

杜淹责问的话,不少人都不以为然。

甚至有些人,都不屑的撇了撇嘴。

怎么?

长安城中的百姓是人,难道渭河以北的十数万流民,就不是人了?

难道丧命三门峡的纤夫,还是鬼不成?

就连萧瑀,都哂笑一声,正准备反驳一二。

可是。

杜淹正在奔跑之际,忽然脚下拌蒜,竟然直接倒了下来。

而这人手中的笏板,也好巧不巧的,居然就那样,竖了起来,垫在了脖颈之下。

“咔嚓”一声。

随着杜淹的摔倒。

竟然就那样,直接撞碎了他的喉骨。

让这位御史大夫,当场就呕出了一大滩的血,马上就要断气。

尽管之前,杜淹说话的声音非常的小。

可还是被长孙无忌左近的官员,听在了耳中。

见这一幕,几人不由的抽搐着眼角,长叹上一声,真狠。

杜淹应该知道,今天朝堂上的一番咆哮,算是狠狠的得罪了皇上。

若是再强硬的撞死在金殿上,给皇上的名声抹黑的话。

以后杜家,必将成为皇上的眼中钉,肉中刺。

那样。

别说提振家名了。

不被皇上找个理由,抄家灭族,就已经算是人家手下留情了。

因此。

这才会有现在的这一幕。

意外。

只要是意外,谁都说不出什么怪话来。

不但拖延了朝堂上面的议题。

而且。

皇上就算是为了体恤老臣,也不会再对杜家出手报复。

反倒是会慰问一二。

如此。

再加上尽管和杜氏仇恨颇深,但终究还是杜家之人的杜如晦,转圜一二。

杜家的这一关就算是过去了。

而且。

御史大夫杜淹,又为了阻止迁都一事,赔上了性命。

不论是那个关中的世族,都要承上他这一份情。

短短时间,这么多的算计,怎么能不让人佩服?

不光是左近的人想到了。

就连长孙无忌,同样也是想的一清二楚。

但真要让他们学一学杜淹,恐怕绝难办到。

不是所有人,都有胆子从容赴死的。

现在。

杜大夫做出了表率。

长孙无忌,也决计不能落后。

否则。

关中士族离心,他这个宰相就别想做稳了。

当下。

拧了一把大腿,眉头一皱,长孙无忌立刻惊呼出声,扑了出来。

等他把杜淹翻过来之后。

就见这位御史大夫,睁大了眼睛,已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瞬间。

再拧一把自己,长孙无忌已经泪流满面。

然后。

便一脸惨然的对着皇上说道。

“陛下!”

“杜大夫年迈,不慎丧命。这早朝,怕是开不下去了。”

“臣请陛下,不如现在罢朝,先送杜大夫归家如何?”

龙椅之上。

李世民脸上的肌肉,不断的跳动。

便是咬紧了牙关,也止不下来。

尽管他知道,迁都一事,阻力极大。

可万万没有想到,会大到这种程度。

连萧瑀都跳出来支持自己了,竟然还有当朝的御使大夫,不惜以死抗争。

总归这人,还有一点点的脑子。

否则。

真要一头撞死在金殿之上,自己本来就不好的名声,就全完了。

可是。

尽管现在杜淹的死,只是“意外”。

可李世民知道,下朝之后,市井之间,这些世家究竟会如何的编排自己。

在传国玉玺一事上,他早就已经见识过了。

不久之后。

这个恶名,不是落在李安的身上,就是落在自己的身上。

这条老狗可真是会算计!

不过。

你们怕是想不到。

任你有万般的算计,但是只要朕的身边,有李安在,有渭阴乡的那个庄子在。

你们就算是挠秃了头,也决计想不出,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一种,亩产七十石的粮食。

朕就在这里,看着你们表演。

然后,一个一个的,自以为计的落入陷坑之中。

想到这里。

李世民突然不生气了。

反倒是笑了笑,和颜悦色的说道。

“是朕之过!”

“明知杜卿病入膏肓,还允许他上朝。以至于酿成了如此惨剧。”

“辅机!”

“你定要好好安抚杜卿后人,让他们用心,为杜卿操办后事。”

“等事情顺畅之后,朕再去杜曲,送杜卿最后一程。”

“今日早朝,就先到这里吧!”

“退朝!”

事情竟然如此顺利!

顺利到长孙无忌,竟然都有些不敢相信。

再看皇上,和颜悦色的神情,不由的让他,心中一突。

可是。

如今时间已经不多。

杜淹好不容易创造的机会,也不能浪费了。

不管皇上,还有什么后招,只要关中士族,团结起来。

就不怕山东人,和南人的一些小小伎俩。

就李安皇上,都要三思而行。

至于其他。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已经顾不上了。

一声退朝。

很快。

御使大夫的杜淹,失足跌死在金殿上的事儿,就传遍了整个皇城。

这可是职位媲美宰相的朝中重臣啊!

一些势弱的宰相,甚至都没有他的权威深重。

现在,就这样死了,谁不震惊?

同样。

震惊之余。

御使大夫杜淹,和尚书左仆射萧瑀,在朝堂之上的争端,也传入了众人的耳中。

而洛阳就食之事,也彻底的曝光。

一时间朝野哗然,群情激愤。

是。

长安的粮价,如今确实是一日三涨。

也有人确实是过不下去了。

可这些人之中,并不包括朝中的小吏,和仰仗权贵生存的市民。

这些人,话语权本来就比其他人,要多上那么一点点。

如今迁都之议,不啻于是彻底的斩断他们的生计。

这,让这些人如何能忍?

与之相反的。

上京科考的士子,却是极力赞成此事。

长安雄踞一方,地势险要。

因此,也导致了出行一趟,极其困难。

地形复杂,则山匪多如牛毛。漕运困难,则生活成本高昂。

长安生存一月,能直接让一个耕读之家,彻底回归赤贫。

再加上关陇权贵的傲慢,早就让这些人极为厌恶此地。

听说迁都洛阳,无不兴高采烈。

两方人各抒己见,说到兴致之处,甚至大打出手。

让京城的治安,直接混乱了三分。

就在这一片的乱象之中。

长安城外,曲江池畔,杜曲之中,人却越来越多。

绝大多数人,都是打着吊唁御使大夫杜大人的旗号,来到这里的。

可进了杜曲之后,却并不见有几个人,会马上走出来。

而是聚集到园子之中,商议大事。

人头涌动,这里的人,竟然比上早朝的官员,还要多上几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