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到达
一样是拿自家的东西,填补外人。
但是武媚娘,却并没有庄子上,庄户人家那样短视。
良种这东西。
从李安第一次拿出来的时候,她就知道,推广开来,是早晚的事儿。
那继续拖下去,又有什么意思?
还不如趁机,换一些好处呢。
有志于在政事上面,大展拳脚的媚娘,自是读过《战国策齐策》。
哪里会不知道,冯谖贩卖名声之事?
相信。
自此一事之后。
关中百姓,将是李家,最坚实的后盾。
而即将身为李家妇的自己,也将有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
因此。
在听过管事的汇报之后。
武媚娘放下手中的果子,转回里间,穿上了李安喜欢的皮制猎装,英姿飒爽的带着人,向着庄子外面走去。
“终于到了。”
庞大的队伍,掀起的烟尘,犹如几十万大军行进一样。
这一路尽是话。
讨论的无不是关于李安,关于庄子的消息。
人人很不的长上翅膀,直接飞过来。
就在这种迫切的气氛之中,大部队终于来到了庄子外面。
才刚看到皇帝的銮驾。
庄子上的百姓,便跪了一地,放声高呼道。
“皇上万岁。”
连武媚娘也是躬身行礼道。
“妾身参见皇上!”
做为李安身边的亲近之人,李世民怎么可能不认识武媚娘。
他不喜此人。
以往。
他甚至是动了心思,让自家妹妹出手,给李安,介绍更多更好的姑娘。
可惜。
因为时机一直不对的缘故,他的想法,也一直没有实施下去。
可是。
经庄子上这一事之后。
让李世民,对于武媚娘的感官,大为好转。
不说李安,极为信任此人。
她能把无数的良种,种植出来,还保密的滴水不漏。
光这一件事,就能看出她的能力极为出众。
算是了不得的贤内助。
比养在深闺之中的那些花瓶,要强上不少。
这样一个人,难怪李安会极为信任。
车队停下。
见武媚娘行过大礼之后。
李世民连忙从銮驾上面,跳了下来。
大步走到她的面前,满脸喜色的说道。
“呵呵!”
“你就是武学士吧!”
“难怪燕王会这么看重你。”
“李安他人呢?”
“现在在哪里?”
按说以燕王如今的英姿,站在那里,都是鹤立鸡群。
自己应该一眼就能看到。
可是。
坐在高车之上的李世民,无论是怎么寻找,都没有找到一丝,李安的身影。
这让他不由的有些焦急。
而武媚娘,自然是知道李安的消息。
因此。
便淡然说道。
“回皇上话!”
“殿下如今,还在泾阳。”
“因为工部打的第一口井,今天就要成型了。”
“究竟出不出水,牵动着所有泾阳百姓的心。”
“因此,殿下便继续留在了泾阳。”
“等确认之后,才会继续赶来。”
“收成一事,殿下已经全都交给妾身了。”
“还请殿下随妾身进入庄子。”
“稍微歇息片刻之后,我们便去土豆田哪里,指导收获。”
武媚娘也不知道,李安究竟是真的呆在泾阳,等待水井出水。
还是给自己机会,让自己在百官面前之上,展现能力。
但不管何种原因,都不妨碍媚娘对于他的感激。
因为就结果而来,终究还是自己受益了。
武媚娘大大方方,不亢不卑的叙述原因。
听在李世民的耳中,让他对于眼前这姑娘的好感,又甚了几分。
他不是迂腐之人。
对于妇人家主事,也没有什么偏见。
当年。
自己带兵出征,家事全由观音婢操持,让自己免了不少后顾之忧。
如今。
看来这姑娘,也是媲美观音婢的贤内助啊。
不过,歇息就免了。
李世民早就心急如焚。
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土豆究竟是什么样的粮食。
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去歇息?
当下。
先是捋这下颌,一点点的胡须,笑眯眯的称赞道。
“不愧是朕的燕王。”
“爱民之心,不逊于朕。”
“有他主持赈灾一事,朕放一万个心。”
李世民说的喜笑颜开。
可在身后的士族听来,却分外的刺耳。
你是放心了。
不管放多少,都可以轻描淡写。
可那人身处泾阳,却像是给我等的脖颈之上,直接套上了一条上吊绳。
勒的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听皇上说完。
当场,有人的脸色,便阴沉了下来。
可尽管如此。
却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口出狂言。
连腹诽几句,也要掩饰脸上的颜色。
没看见当朝宰相长孙无忌,都“病倒了”,无法参与此事。
只派了自家的儿子长孙冲随行吗?
到了这个时候,还不识趣的话,那就等着抄家灭族吧。
近半官员,心情沉重。
可丝毫不影响皇上的喜悦。
他在称赞了李安一番之后,话头直接一转,诚恳的说道。
“燕王不在,朕倒是有些遗憾。”
“不过,歇息就算了。”
“相信今天来到这里的所有人,都和朕一样,心急如焚。”
“迫切的想要看到土豆,究竟是何种豆子。”
“朕要是再不识趣,想要偷懒的话,恐怕暗戳戳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心里面骂朕呢。”
“我们还是先看土豆吧!”
皇上的这话,传到了身后。让后面跟随着的百姓大喜。
同样。
武媚娘也早就预料到,皇上的想法了。
因此。
只是淡然一笑,便直接了当的说道。
“妾身遵命!”
“既然皇上这么着急的话,那么,便随着妾身来吧!”
“我们直接去土豆田边。”
说着,直接转身带路。
向着庄子深处走去。
而当今皇上,也不继续登上銮驾。
索性径直跟在了武媚娘的身后,脚步轻快的追了上去。
有皇上带头,百官何能例外?
更何况。
身后还有整个长安的百姓代表看着呢。
所有人都下车下马,追随在后,翘首以盼的跟了上去。
不过片刻。
一地发黄,叶片边缘还带着枯萎的作物,便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才刚看到这些植株,不少人便大失所望。
而有人,更是直接抱怨出声,道。
“这难道就是土豆吗?”
“果子就这么小一点儿,还是绿色的。”
“有些植株,更是还在开花。”
“怎么可能够的上,七十多石!”
“李安不是在骗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