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重生之藏宝天下 > 第325章 道德经真迹

第325章 道德经真迹

“不同时代,才铸就这件近乎完美的仿品啊!”

楚辰摇了摇头,按照南宫谨老爷子如此慢条斯理的讲述,恐怕半晌时间是不够的。

老人家多半偏执,在感兴趣的事物上,他们均能攀扯许久。

如今楚辰可是位“大忙人”,他需要操心之事太多,实在经不起时间的浪费。

顾不得是不是破坏规矩,楚辰当即沉声道:“正是如此,这个白莲琉璃净瓶的瓶身,是现代工艺著作,盛唐时期的烧制手法,是无法达到如此毫颠的程度的。”

“而白莲琉璃净瓶瓶底,确确实实是真品。”

“其上久缚的年代感,以及经过岁月沉淀的质朴气息,是仿造不出来的。”

“这个白莲琉璃净瓶,是将现代工艺,与历史遗迹完成了完美融合。”

“虽然这是一件仿品,单就铸造工艺,以及匠心独运的手法,也将这件仿品提升到极高层次。”

“所以说,这件白莲琉璃净瓶虽然是件仿品,但其价值也极为不凡。”

说到此处,楚辰故意停顿一下,看着南宫老爷子的脸色片刻,方才继续道:“如果我所料不错……”

话未说完,却见南宫谨老爷子难得老脸通红,他连连摆手道:“陈年旧事矣,不提也罢!”

楚辰笑着点了点头,径直下了结论。

“此件白莲琉璃净瓶,以其独到铸造手法,再结合南宫老爷子情感牵连,恐怕其价值,在老爷子心底要翻上几番喽!”

南宫谨老爷子,此时脸上的皱褶均堆叠起来,笑得极为开心。

“不错,不错!”

南宫岳颇有点因祸得福的错觉,见到南宫老爷子的脸色,他的心底总算好受许多。

最终,老爷子大手一挥,将众人目光成功转向那卷卖相极差的书简。

“诸位,咱们再看一下这卷竹简吧!”

老爷子小心翼翼将竹简摊开,同时侧开身子,让窗口光线尽数撒落。

老爷子指点竹简开头处的三个篆文,仿佛考验学问一般的询问道:“岳儿,你可认得这三个字?”

南宫岳伸长了脖子,借着光线辨认那三个篆字,尔后一字一顿道:“道……德……经!”

“嘶!”

三个篆字刚出口,南宫岳便倒抽一口凉气。

这三字本身分量极小,但拼凑一起,可就不可言语了。

南宫谨笑着点头,很是欣慰的道:“不错,正是道德经!”

闻言,室内众人面色均变得精彩起来。

南宫谨老爷子当即背负双手,颇有点老学究风范的摇头晃脑道:“众所周知,道德经为老子李耳所著,是道家奉为圭臬的珍品!”

“老子因其思想理论,直接被道家奉为祖师,甚至经过演变,俨然已经成为神仙中人!”

“好了,题外话暂且说到此处,咱们单论这副书简!”

说到此处,南宫老爷子颇有些神秘的补充一句,道:“诸位想必已经知道,道德经真品,如今正盛放在国家博物馆之中,那么这副书简,又有何等分量呢?”

见南宫老爷子又卖起了关子,楚辰有些无奈的扶起了额头。

南宫老爷子不再言语,此时他真就化身成了私塾先生一般,满脸希冀的盯着楚风与南宫岳两人,就像面对两个小小书童一般。

楚辰放下额头的手掌,没有任何犹豫的回答道:“老爷子,这卷书简,是老子门徒所著。”

南宫老爷子眼前一亮,顿时询问道:“哦!楚辰小友,讲讲其中隐晦?”

楚辰有些遭不住南宫谨像老学究一样,故意卖弄玄虚的语气。

况且,他还有诸多“俗务”缠身,他可不是来这里求学的。

当下,楚辰直言不讳道:“竹简兴与夏商,止于魏晋。”

“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并立,史称百家争鸣!”

“而其中的道家,以及儒家,在春秋战国之时,声势惊人!”

“龙国上下五千年,多受儒家思想影响,可想而知,儒家的兴盛程度。”

“话分两头,咱们单论书简,儒家开派祖师孔子,游学列国许久,一生论述,均有弟子门徒整理,书卷名为论语。”

“而咱们如今见到的这卷书卷,正是由老子门徒整理而成。”

“先贤思想巍峨,咱们普通人难以企及,先贤心怀社稷,自然没有太多时间立书著作。”

“所以,其言论思想,多有弟子门徒代劳。”

说着,楚辰铿锵有力的前行至书案前,一一指点道:

“诸位请看,这副书简之上,多处有刮痕,其纹理清晰可辨。”

“古人修改书简文字,多以刮刻手法去除。”

“这是分辨竹简的因素之一。”

“其二,大家看这副书简材质。”

说着,楚辰小心翼翼将这副书简树立起来,让窗口光线,尽数洒与竹简背后。

“大家看这竹简材质,多数浑浊厚重,年代气息极远。”

“其中还驳杂有其他材质,例如玉器,漆器等等。”

“这卷书简卖相惨淡,皆缘自与此。”

“可以说,这副书简是经过多次补充,才成就如此局面的。”

听者楚辰侃侃而谈,南宫岳脸色难看的终于插嘴道:“这书简材质如此驳杂,又如何断定其价值不凡的呢?”

楚辰与南宫老爷子对视一眼,后者只是含笑不语。

楚辰无奈,只能继续“长篇大论”。

“这书简材质,之所以如此驳杂,是经过无数岁月沉淀所致。”

“众所周知,竹简因材质原因,既容易保存,又不易保存。”

“竹简本身,经过油脂浸泡,可以陈放保存许久。”

“但串联竹简的筋脂,可经不起岁月累积的消耗。”

“书生多有晒书习气,便源于书简,岁月更迭,若不细心保存,竹简之中便会生长书虫。”

“所以,长年累月下来,这副书简不知道断裂,修复了多少次。”

“与其说这是一副巨制,不如说这是无数岁月,无数书生的心底执念。”

“奉为圭臬,高于敬案,可以预见,这副书卷在天下书生心中的高度。”

“啪!啪!啪!”

南宫谨老脸涨红,一双苍老手掌,鼓动得格外有力。

“好!好!好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