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青铜编钟
高子明带人快步追上,众人沿着湖边走上片刻,便看到系靠在岸边的几艘小船。
船身极小,坐上三四人便嫌得挤了。
见状,高子明冷哼一声:“哼!这孙子当真是算计的狠啊!”
楚辰遥看一眼湖心的画舫,冷声道:“恐怕后边的算计更多,先带部分人过去吧!”
对此,高子明也没什么可说的。
他转头高声道:“我先带一部分人过去,剩余的人,另想其他泅渡方法。”
这时候,楚辰突然提醒一句道:“出于安全考虑,别把所有人都带过去。”
高子明想了想,觉得有理,便又更改了命令。
“剩余的人,继续去找船只,你们就留在后边,负责接应我们。”
一众彪形大汉纷纷应喝,单丛令行禁止的果决行动来看,这些大汉皆是训练有素的劲旅。
无须高子明多说,一众大汉便自行分好了队伍。
岸边停靠的小船无非就五艘,最多能够带过去二十人左右。
这次出行,高子明可是带足了人手,浩浩荡荡而来。
五艘小船,硬是挤下二十人,多少显得拥挤。
楚辰所乘坐的小船,已经有些偏斜。
没有太多废话,五艘小船同时而行。
泅渡的速度并不算慢,很快能够看清眼前画舫的船身了。
楚辰扬了扬下巴,询问道:“子明兄,看出什么了吗?”
高子明闻言,立刻盯着画舫船身细瞧。
片刻后,他将看到的结果都转述出来。
“单看船身水渍锈蚀的程度,明显是常年浸泡的结果。”
楚辰点了点头,又问了一句:“若果真是前清之物,经过起码两三百年的浸泡,普通木料可经不起如此锈蚀吧?”
被楚辰如此一问,高子明顿时眼前大亮。
“辰兄,你的意思是,这艘画舫的确是前清之物?”
“毕竟能够浸泡多年,且保存完好的木料,也只有那些珍惜木材了。”
高子明的回答,让楚辰直接摇了摇头,也没有说话。
他扭头看了一眼楚辰不置可否的表情,一时间疑惑顿生。
接触的久了,他自然明白,楚辰如今的表情,足以表明他回答的谬误了。
高子明有些不明所以的又看了一眼船身,一时无言。
这时候,船头一位大汉突然小声说了一句:“少爷,单看船身水渍痕迹,这艘画舫吃水稳定。”
“湖水虽然波动不大,但锈蚀的痕迹,不应该如此平整才对。”
“除非船身是被固定在了原地……”
高子明想起了之前询问看门老头的回答,说道:“那老头不也说了嘛!画舫由舫底勾锚固定,始终悬与湖心……”
说到这里,他好像想到了什么。
猛然转头,眼睛瞪大询问道:“辰兄,莫非……”
楚辰点了点头,又很快摇头。
高子明会意,再转头看向画舫,双眼顿时眯起。
船只顿时只听到船桨划水的声音。
然而,眼看画舫临近,楚辰突然问了一句:“子明兄,可曾听闻画舫的典故?”
高子明此时只想将公孙鹏揪出,哪里还记得什么典故。
但出于对楚辰的尊重,他还是和声细气的说了一句:“愿闻其详。”
楚辰坐直身子,缓缓念诵道:“关于画舫的描绘,最早出自愈唐刘希夷《江南曲》其二。”
“《江南曲》有云:
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
春洲惊翡翠,朱服弄芳菲。
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
锦帆冲浪湿,罗袖拂行衣。
含情罢所采,相叹惜流晖。”
一曲吟罢,船只恰恰停靠至画舫船身旁。
船到岸边自然直,在这画舫同样如此。
在水流的冲刷下,小船只径直横着贴在画舫船身上。
有身手敏捷者,仅靠钩索,在船只上弹身而起,径直跳上画舫。
检查过后,很快画舫上方,便有人探出头来,甩下绳梯。
高子明来不及询问楚辰吟唱诗词大意,直接带人顺着船身,往上攀爬。
楚辰见状,只能无奈摇头。
跟随在后方,一同爬上画舫。
画舫并不算小,上层更是修建三层建筑。
按理说,如此重物,应该吃水极深才对。
然而画舫悬浮湖心如此之久,吃水痕迹上方,依然有大半船身显露。
如此不同寻常的表象,足以说明画舫的不同之处了。
画舫之上,空无一人,如此众人才能放心登上船身。
转了一圈之后,众人齐齐向着一楼走去。
画舫红漆画梁,看起来确如古物。
楚辰只看了一眼,便摇头道:“别看了,都是临摹。”
“若是古物,绝不会如此鲜艳。”
高子明这次没有半点质疑,点头应合道:“确实如此,若是前清之物,常年悬与湖上,早就锈蚀得不成样子了,哪会如此明艳。”
就算高子明眼光再浅,这仿造的痕迹,还是一眼能够看出的,楚辰之言,分毫不差。
高子明就钦佩与楚辰如此才能,仅远观一眼,便能辨别真伪,当真是“火眼金睛”啊。
楚辰不知,他此时的形象,已经在高子明心中高若“神人”。
当然,就算他知道,也不过一笑了之。
既是转世之人,赞他“神人”,也不差嘛!
进入一楼,一眼便见到陈设一旁的众多乐器。
鼓瑟琴箫,一应俱全。
最为引人注意的,是那一架占地颇大的编钟。
见到编钟样式,楚辰立刻快步上前查看。
高子明挥手,让其他手下分散查看,他则守在楚辰身后,等待结果。
过了片刻,楚辰缓缓站直了身体。
“硬货?”
看到楚辰如释重负的表情,高子明便能够猜出一二了。
楚辰点了点头,尔后叹息一声:“嗨!东西是好东西,可惜被那孙子糟蹋了。”
高子明看了一眼绿绣遍布的编钟,立刻追问道:“如何糟蹋了?”
楚辰指点编钟之上的锈迹,说道:“青铜之物,尤其是古物,最容易遭受腐蚀。”
“那孙子当真是暴殄天物啊!将如此宝贵编钟,常年至于水上。”
“日积月累的锈渍浸透,这编钟内部估计已经不成样子了。”
“就算经过修饰,也挽回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