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重生之藏宝天下 > 第379章 佟家玉器行

第379章 佟家玉器行

凌千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目光先放在了楚辰的身上。

楚辰笑着再次点头之后,凌千峰才开口道:“这件盆雕是件工艺品。”

“嘶!”

龙行云倒抽一口凉气,有些难以置信的询问道:“你在胡说什么?”

楚辰站在一侧,依然是笑而不语,只是脸上笑容要明亮了些许。

站在一旁的老人家,挥了挥手,笑着说道:“没关系,小家伙,把你的想法都如实说出来吧!”

龙行云刚想给凌千峰开脱几句,却被老人家直接堵住了话头,不免有些焦急。

他可是很清楚眼前这位老人家的脾气,他这室内的陈设,不是珍品,他绝不会至于其中。

就算是工艺品,也均是价值不菲的珍品,一般的物件,是入不了眼前老人的法眼的。

之前龙行云跟楚辰讲过,华人商会的会长热衷收集古董。

但他有话没有讲完,这位老爷子的鉴宝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

所以,龙行云实难相信,什么样的玉器工艺品,会让这位眼光独到的“老餮”,将其至于房间之中。

玉器材质不凡,再加上如同吴胜道的手艺,的确能够雕琢出绝品。

但是,既然是绝品,便已经脱离了工艺品的范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而且,以龙行云的眼光来看,眼前的盆雕所采用的玉器材质虽是糯冰种,雕琢手艺也算不错,但若真是工艺品,也应该不会太过珍贵才对。

毕竟是大家子弟,还是见多识广的。

眼前的盆雕,玉器材质并非顶尖,雕琢手艺虽然不错,但却有不足之处。

劲松雕琢的刀口,应该为硬刀,棱角分明,才能突显劲松的气质。

要前作品的刀口,明显阴柔,虽然雕刻的纹理极其清楚,但却少了一些劲松本有味道。

除此之外,那圆润的盆身,着实给盆雕减分不少。

比起劲松,那个盆身反而雕琢的极其圆润,如此一番对比,就显得有些主次不明了。

这正是龙行云担忧之处,如此品相“一般”的盆雕,除非是古董,否则又怎么会摆放在这里呢?

龙行云脸色变幻不定,他连忙朝着楚辰望了一眼,顿时一愣。

只见楚辰脸上笑容如常,完全没有任何担忧的模样,龙行云顿时心底踟躇起来。

在龙行云内心纠结之时,凌千峰已经整理好了思绪,有条不紊的讲解道:“先说一下这件盆雕的玉器材质。”

“这件盆雕,是由一块糯冰种翡翠玉石雕琢而成。”

“材质还算上乘,但咱们看一下。”

“在这盆雕的盆身上,出现了转色。”

说着,凌千峰扭转了盆雕,让盆雕的另外一侧,面对众人。

在凌千峰的指点下,果然见到了那抹转色。

玉器材质色泽微微发青,却在底端出现了轻轻的微黄色。

好在着手雕刻者手艺非凡,在有意打磨下,那片微黄色,就如渐变色一般,与微青色完美形成了层次。

在整体上,并没有影响主体的色。

同时,也因为渐变色泽的出现,反而提升了原本平淡无奇的盆身价值。

凌千峰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摩挲劲松的树干,看得龙行云眼皮直跳。

凌千峰越说,越发自信起来。

“大家再看这盆雕的浸润包浆,极其浅薄,几乎直达玉器本身,这是与古董的最大区别。”

“另外,大家再看看这盆雕的盆口。”

“在光线的照射下,这盆口莹润如玻璃一般,极其的纤薄。”

“这也就现代工艺,能够将玉石能够打磨得如此纤薄。”

“再加上浅薄的包浆层次,让这盆口显得太过脆弱,完全与古人的理念相悖。”

“除此之外,这盆雕底部篆刻的印章,并非古人篆章。”

“唔……如果我没认错,分明为“佟家玉器”字样,据我所知,好像古时候,也没有哪家知名姓佟的玉器世家吧?”

说到这里,凌千峰直接停顿了下来。

身旁的老人家,笑着说道:“还有吗?有没有看出其他不同之处?”

凌千峰被如此一问,顿时挠了挠头,望向楚辰。

他的表情足以说明一切,很显然他实在看不出太多的东西了。

楚辰抬起手,极其温柔的摸了摸凌千峰的头顶,提醒道:“在此基础上,你要考虑一下大环境。”

“据我所知,米国虽然也产翡翠玉石。”

“但因为环境影响,产出的翡翠玉石质地脆硬,极其容易出现断层,所以不太适合雕琢。”

“那么,如此材质不算普通的翡翠原石,就需要通过进口所得。”

“不管是从国内进口,亦或者是从缅北进口,这等费用,也该加入其中。”

凌千峰眼前大亮,他立刻点头,很是诚恳道:“师傅,我记下了!”

在这一刻,凌千峰是真的将楚辰的一言一行都记在了脑子里。

楚辰抬起手掌,指点盈盈反光的劲松树干道:“你只看到了挂浆浅薄,却没有想想为什么挂浆会如此浅薄?”

凌千峰顿时一愣,他挠了挠头顶,很是不解的问道:“为什么呀?师傅。”

楚辰摇了摇头,压着凌千峰的脑袋,凑近那株劲松的树干处,仔细指点道:“枉你还仔细看过,你就没有发现这株劲松的树干不同之处吗?”

凌千峰果真趴近了,看了半天,有些模棱两可的询问道:“难道,师傅你说的是这株劲松树干的纹路?”

楚辰手指曲起,果断弹了一下凌千峰的头顶,让他立刻缩回了脖子。

“正是如此,挂浆如此之薄,就是为了不掩盖树干的纹路。”

“你若仔细查看,这树干的纹路,均是一刀刀均匀切割而来,这极其考验雕刻者的手艺。”

“所谓见微知著,正是因为这等近乎吹毛求疵的苛刻要求,才造就了这件盆雕的不凡。”

“如果我没有看错,雕刻者所采用的雕刻手法,是种独特手法。”

“看起来刀口显得阴柔,但也只有这等刀法,才能将纹路做得如此绵密,互不冲突,不至于出现层次感。”

“如此一来,才造就了树干纹路的平整,稍加包浆,便将玉器的温润与劲松的坚韧完美调和。”

“除此之外,再看这个盆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