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笏之伊始
凌千峰明显察觉到了楚辰的异样。
出于对自家师父的熟悉,他立刻询问道:“师父,这件拍品,有什么不对劲的吗?”
楚辰手指微抖,指着投屏上不断闪烁的图片说道:“千峰你可知道,这件明白玉笏板的渊源?”
凌千峰当真仔仔细细的盯着图片看了片刻,方才摇头说道:“还请师父明示,弟子实在眼拙看不出来。”
凌千峰的变化,楚辰是时时刻刻的看在眼里的。
凌千峰表现出来的疑惑与不卑不亢,最让楚辰欣慰。
他笑着点头,两手微搓,尽量稳住心态,想了想说道:“关于笏板的史书记载,不要太多,你若感兴趣,回头可一一翻阅资料自查。”
“这里我便单举东汉刘熙《释名》所言,曰:笏,忽也,备忽之忘也。”
“直白来讲,这个笏板的作用,就像是备忘录一样,用来记事的。”
“笏板最早始于商周,止于清初。”
“无一例外,笏板多为旧时世族官员上朝面圣所用的专属器具。”
“其作用,与后世演变的奏折遥相呼应。”
“可想而知,这个笏板,在古代官员眼中,受器重的程度。”
“笏板的材质不一而同,有漆,木,玉,牙,竹等等材质之分。”
“每个朝代,对于官员所使用的笏板材质,也有些硬性的要求。”
“例如,唐朝有明文规定,五品以上官员,使用牙笏,六品以下用竹笏或者木笏。”
“当时,对于笏板的规格,也有明确记载。”
“《礼记•玉藻》有曰: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
“记载的笏板规格很是浅显易懂,当然,笏板的规格也并非定死的,也能够因人而异。”
“正如笏板的作用,也可以用来打人一样。”
说到这里,楚辰明显看到凌千峰眼眸中的光芒闪烁。
他不由得笑出声来,只忖少年心性,不可夺也。
楚辰继续慷慨陈词道:“宋朝知名的气节文人文天祥,所著《正气歌》中有所描述。”
“曰: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当然,这里引用的是唐朝典故,但是,若是熟读文天祥遗作,你便会知道,这位北宋遗相胆气之壮,气节之高,怒气之勇,以笏打人之事,还真有可能做的出来。”
“好了,话题扯远了,咱们继续说这笏板的渊源。”
“笏板传至明朝,对于官员使用的笏板要求,又有了些许变化。”
“明朝规定官员,四品以上用牙笏,五品以下用木笏。”
“那么,你或许要问了,咱们看的明明是件白玉笏板,是不是这件笏板并非正统呢?”
楚辰看向静听的凌千峰,果然看到他瞪大了眼睛,显然是兴趣极大。
楚辰不慌不忙的一摆手,故意吊了一番胃口,道:“这个先不急,听完笏板的演变及使用史,咱们再说这件白玉笏板的渊源。”
凌千峰嘴角撇了撇,显然对于楚辰的说辞,有了怨念。
楚辰笑了笑,全当没有看见,继续说道:“传承数千年的笏板,自清兵入关以来,遭遇关外文化冲突,笏板便在清朝废弃了。”
“这其中的历史渊源,若是感兴趣,也可回去自行查阅资料,一一查验。”
“当然,我要说的是,笏板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笏板虽然自清朝退出了官场圈子,但在民间还流传着它的独特用法。”
“笏板除了官场使用外,在戏剧演变,道教传承之中也留下了它的影子,就连旧时私塾所使用的教板,也由笏板演变而来。”
“笏板所能使用的领域广泛,尤其是后期的演变,更是五花八门。”
“到了这里,咱们再提这件白玉笏板的渊源。”
楚辰缓了口气,看着凌千峰不自觉的身体前探,又是默笑不已。
“说起白玉笏板,其传承也颇有些历史了。”
“咱们先从材质上,玉者,贵也。”
“古代,平常的普通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得养玉,但真正能够养得起玉的,多是名门望足。”
“这与咱们自古以来,龙国人对于玉器的器重离不开关系。”
“玉,多用于形容君子的气节高尚,超凡,比如温润如玉,将一位温文尔雅的君子气度,表现的淋漓尽致。”
“如此,玉便更加为那些读书人所器重。”
“在古代,玉石的开采为官营所有,私营极少,玉器的雕琢更是有着明文规定。”
“当然,民间也不乏玉器大师,但是,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使得普通人根本养不起如此重器。”
“那么,这个白玉材质,正是贵族身份的一种象征。”
“咱们再说回笏板的演化史,到了明末清初之时,笏板被废弃,逐渐演变成了其他器物。”
“但是,玉质笏板从来没有从历史的舞台上退出去过。”
“因其材质特殊,这等玉质笏板,多使用祭祀,庆宴,封赏等等重要场合。”
“这也就使得笏板慢慢被束之高阁,极少使用了。”
“但是,眼前的白玉笏板真的并非正统吗?”
“千峰,以你目前的眼光,也能够看出笏板之上留下印记真伪了吧?”
凌千峰被楚辰点名,他立刻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师父,我仔细辨认过了,白玉笏板上镂刻的字体,以及图像,印章,均为明末专属特质。”
楚辰点了点头,赞扬了一番,道:“不错,眼力劲有所见长,那本《明清文物大赏》看来是没有白背。”
难得被楚辰夸奖一次,凌千峰竟然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就跟第一次见了女孩子一般。
楚辰摇了摇头,忍住了再次敲击凌千峰脑袋的欲念。
“那么,如何辨别这件白玉笏板,就是正统之物,而非‘纪念品’呢?咱们便要从世家的概念说起。”
楚辰清了清嗓子,白话这么半天,可把脑子里的大段记忆给理顺了,当真是不容易。
悠悠饮了口茶后,楚辰方才说道:“世家,多指传承有序的达官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