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传回的书信
而现在魏国可用的将才又寥寥无几!
这个魏卬......哎……
没办法,重新另起主帅又难以服众!
只能先凑合着用,等解决了眼前的事再慢慢算账!
想到这里,魏王强忍怒火开口问道。
“前几日收到你从安邑传回的书信!”
“说是有韩国使团从秦国出来,那是怎么回事?”
魏卬见自己王兄似乎消了一些怒火。
赶紧回答道。
“禀王兄,那是臣弟派出去的斥候带回的消息!”
“当时战事吃紧,河西与安邑两边的消息全部被秦国切断。”
“幸好臣弟平时训练有素,培养了几个不惧生死的斥候小将。这才将韩国使团出使秦国的消息带了回来!”
“行了行了!”
魏王一脸的不耐烦!
“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你有几斤几两以为我不知道吗?
“直接说重点!
“哦,好!”
魏卬诚惶诚恐的继续说道。
“据斥候回禀,那韩国使团自秦军出征之前就进入了秦国。”
“一直到秦军抵达安邑城下才离开!”
“还有,臣弟在秦营潜伏之时......”
听到这里,魏王忍不住白了魏卬一眼!
自己这个弟弟啊,啥本事没有,给自己脸上贴金抹粉倒不用人教!
魏卬也察觉到了魏王的异样,于是连忙加快语速继续说道。
“那秦锃一时失语,透露出了一些消息给臣弟!”
“据说,韩国此次出使不止是去了秦国。可能连赵国、齐国、楚国等都去了!”
“据臣弟分析,若是韩国真的与这些国家结盟。那此次对我大魏来说将是一场考验!”
“韩国若真的说动这几个国家,那秦国这边就是小事了。真正的大敌则在赵韩齐楚等国魏卬刚说完,魏王就忍不住冷哼一声。
“还据你分析!”
“据你分析我大魏早都亡国了!”
“你怎么确定那秦锃说的话不是故意透露给你的?”
“那秦国挫败我十万大军之后,仅一天时间就拿下了河西!”
“留下安邑一座空城不占,转头又回去了。你能猜透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吗?!”
魏王没好气的训斥了魏卬一顿,接着转头看着站在一旁一直默默无语的惠施。
“惠子啊,你怎么看?”
惠施自从来到魏国后,一直被魏王礼待有加。
虽还没给正式高职,但是也一直以上卿尊之!
这两人的对话,惠施在旁边全部听得是清清楚楚。
不过魏王和魏卬毕竟是兄弟俩,他一个外人也不好插嘴。
直到魏王问话,他才缓缓的开了口。
“大王所言极是!”
“秦锃有可能是故意将韩国出使列国的消息透露给公子卬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其言是真是假还有待商榷!”
惠施虽然与秦锃有些私交,但是他现在正在魏国任事。
小事上他可以帮秦锃些许,但是像两国开战的这种大事可马虎不得!所以,听到魏卬说的话后。他也一直在冷静的分析!
“不过,不论秦锃所言是真是假。韩国出使却是事实存在!”
“所以,我大魏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魏王听后,眉头一皱。
“哦?此话怎讲?”
惠施顿了顿,接着回答道。
“如今天下局势,列国都可以算得上是隐患!”
“但是,安时秦国是魏国的忧患不假。可是乱时就不好说了!”
“魏国处地东西南北倶有大国在侧,可是若天下混战也只有西侧最为安全!”
“因为西侧只有秦国一国而已,而其他方位则有赵国卧居,齐国虎视,韩国野心,以及楚国跃试!”
“所以,不管秦锃说的话是真是假。韩国出使之事,大王切不可掉以轻心!”
“更何况那韩国刚刚拿了周地试胆,此刻想必正自大于怀,贼心不小啊!”
惠施说完,魏王就陷入沉思!
惠施的担心不无道理。
魏国从来自持强大,所以结怨不少!
若是真有一两国心怀不轨,游说渚侯。
那肯定是用来敌对魏国无疑!
而魏国刚刚经历了桂陵战败不久,这韩国现在的动作不会是巧合。
再加上这次又败给了渚侯历来都看不起的秦国,相信他们此时肯定是蠢蠢欲动,想要从中再分一杯羹!
想到这里,魏王的神情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如果真是这样,那齐赵韩等国现在肯定是跃跃欲试了!”
“我大魏也不能坐以待毙啊!”
“可是现在大魏仕子不少,良将却不够用啊!”
说到这里,魏王转头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魏卬。
随即又嫌弃的摇了摇头。
他不行!
自己这个弟弟,虽然自己有意向让他顶起魏国的一片天。
可是经过这几次的实战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这货,吃饭喝酒可以,吹牛贴金也不错!
唯独就是领兵打仗不行!
没办法。
这庞涓自从桂陵战败被齐国送回来之后,也不知道是害怕魏王责罚还是觉得丢了面子。一直在上将军府称病不朝!
魏王因此也是一肚子气!
我还没处罚你呢,你倒先装起病了!
想到这里,冷哼一声。
接着又转头对魏卬说道。
“你给我起来!”
魏卬见大王发话,立马唯唯诺诺的站起身子唯命是从!
“上将军闭门称病有些时日了!”
“如今秦国西犯,韩国又暗动。你去他府上一番,看一下病情如何。再问问他什么时候可以上朝!”
“若真的需要出征,还得他来挂帅!”
魏卬赶紧拱手应命!
东西两侧都不得安宁,魏王一时难以抉择。
以魏国现在的精力实在是无法都顾及到。
听惠施的意思是东边事情更大一点,难道先不管西边秦国而要向东发难吗?
想到这里,魏王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
惠施知道魏王的担心,估计任任何人都会有和魏王一样的担心!
犹豫了片刻之后,惠施还是开了口。
“大王之忧,臣下明白。不过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
“秦国攻到安邑城下又弃之不要,想必是只图夺回河西。
“再者,秦国虽然自变法以来略有成果,可是根基还尚浅!更有世族之根未除,所以秦国之忧可以放缓!”
“但是,东患却不能缓!韩国刚拿周地不久,此时士气正盛。若真怀不轨想必不会耽误一刻,应该会很快游说列国结盟。从而向我大魏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