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245章 推出算盘

第245章 推出算盘

听到李恪的条件,房遗爱当即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别说西域,只要能娶到公主,就算是让我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在所不惜!”

他甚至都没问李恪让他去西域干什么。

李恪不禁皱眉问到,“你确定?”

他再度毫不犹豫的点头道,“确定!”

可以看得见的是,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坚定。

于此,饶是李恪也不得不承认房遗爱这个人看上去五大三粗的,但实际上却也是感性之人。

对高阳公主如是,对旁人也是如此。

如若不然,高阳公主与那和尚私通被发现之后,他断然不会再当这个驸马的。

只是此时想来,如果房遗爱知道自己以后会面对什么样的事,却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好,那你马上准备准备去西域。”

“等你回来的时候,本王保证让高阳亲自出宫找你,可以吧?”

李恪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

而房遗爱也没有多问,直接就答应了。

待得他走后,李恪这才叫来崔促和卫文斌。

“你们赶紧去长安城中做个调研......”

“殿下,何为调研?”

两人一脸懵逼看着李恪。

闻声,李恪不由没好气的道,“字面意思这么难以理解吗?调研调研,那肯定是调查和研究啊!”

“哦哦哦......”

两人这才急忙点头。

李恪继续道,“你们立刻去长安城中做个调研,查一下长安中的胭脂水粉,香料配方的价格以及来源,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查一下这些东西的销售情况如何。”

让房遗爱去西域,自然不可能是无缘无故。

建设商业帝国的想法,一直都在李恪的脑海中存在。

只不过一直忙东忙西,为这个想法付诸的行动就很少了。

李恪认真思考过,像烟花,算盘这种非日常用品,或者说非常规用品,想要把生意做大,其实很难。

而要依靠这些建立起一个商业帝国,那就更别提了。

所以他需要开创新的商品,比如香水,专为女人提供,就赚大户人家的钱。

香水是日常用品,普通人也能买,只是不一定非得买极贵的。

只要他把价格区间分明,上至皇后,下至平民都能买得起,那这生意必定爆火!

而让房遗爱去西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他去进购香料。

众所周知,西域的香料品种奇多,而且具有特色。

中原大地上的香料基本上都来自西域,这也是丝绸之路上最为繁荣的一种生意。

当然,纯粹的进购香料肯定是不行的。

待得房遗爱把香料买回来,他还要自己加工研制香水。

这样一来,他推出的香水便无人可以仿制,就算有人想要跟他搞一样的香水,那也无从着手。

这生意,迟早赚翻!

而让崔促与卫文斌去调研,就是要先搞清楚整个长安胭脂水粉的销售情况。

这样他才能在推出香水后,针对性进行销售。

毕竟香水本来就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商品。

两人去后,李恪也立刻出了府门。

.......

两天后,李恪送房遗爱去了西域,然后又把崔促,卫文斌做的调研看了一眼,很是满意。

而就在此时,一大批官员蜂拥而至,齐齐堵在了楚王府门口。

“殿下!殿下我们是来买算盘的!”

“是啊殿下,开门啊!我们要买算盘!”

上至中书,下至长安周边县衙的师爷,纷纷堵在李恪的门前要买算盘。

这可让李恪不由一喜。

广告打得好啊!

看来之前让李淳风和杨阙之做他的算盘代言人这一招,的确是绝了!

现在,是时候行动了。

“仓库有多少算盘了?”

“已经快一万了。”

“马上推出去,连带着使用说明,一起推出去,市价三十钱。”

李恪没有修改价格,这个价格他觉得很满意。

可崔促却道,“殿下,三十钱是不是太贵了点?这玩意儿就是几根竹子和一点木......”

“买得起算盘的人绝对不差这三十钱,你放心好了。”

李恪对这个价格没有任何怀疑,他本来就不是要卖给穷人的。

能够用到算盘的,不是账房也是做生意的,甚至是官员,就像门口堵着这帮人。

他们会缺这三十钱?

而且他还附带使用说明书,一整套下来,三十钱真的不贵。

崔促和卫文斌闻声,当即去了。

而李恪自己也从后门出去,直往皇城而去。

算盘售卖的事,有了前面销售烟花的经验,崔促和卫文斌自然不用李恪再教他们。

现在,是时候进宫向李世民提出重视算数了。

毕竟只有算数被提到了和儒学经义一样的高度,他的算盘才能一直保持热度不是?

来到甘露殿,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见李恪到来,当即询问何事。

李恪直言道,“父皇,儿臣最近巡视大明宫修建,发现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嗯?何事?”

本来李世民还没怎么在意,可一听到是大明宫的事,当即就认真了起来。

只听李恪道,“儿臣在巡视之时,经常与修建工人交谈,发现他们对整个工程的预算和计算十分模糊,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计算每天要修筑的量,以及需要多少材料才能完工。”

“即便是工部的侍郎们,也是如此,儿臣很是担心啊,这种状况要不得,大明宫乃皇家宫苑,岂能如此马虎?若不经过精准仔细的计算与测量,即便大明宫修好了,儿臣也是十分不安啊。”

这倒不是李恪瞎编了,而是事实的确如此。

毕竟修建大明宫的工人们能读书识字的岂会干这种活儿?

至于工部的侍郎,除了杨阙之以外,其他几个甚至连乘除法都搞不定。

对此,李恪很是担心。

这种算数基础,如何能够在工部当差?

“竟有此事?”

李世民也相当重视,毕竟大明宫修好了以后是他住的。

“你打算怎么办?”

思索了一阵,他看向李恪问到。

闻声,李恪当即抬头道,“算数一道虽不同于儒学经义,不致人仁义,也不教人廉耻之心。”

“然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穷究事物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研究其中的规律,运用最合理且高效的办法加以解决,也是儒学经义一道所不能及也。”

“儿臣以为,算数一道,需普及至平民,不可再列为小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