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483章 去扶桑一趟

第483章 去扶桑一趟

当李世民说兵部尚书之位该换人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的重要性。

其实益阳王的行踪,关于这件事,本来就很严重!

只是李恪与李世民的一番对话,刻意回避了这种严重性,以至于在场的所有人都还以为这只是李恪与李世民的博弈。

而李世民此刻要强调的,就是这种严重性。

但他责问李承乾肯定是不行的,毕竟李治进攻李元齐大军的圣旨乃是他自己下的,所以责问李承乾无异于在舍本逐末,这关李承乾何事?

责问李恪呢?

似乎也不行。

因为李恪此去辽东,不仅让高句丽撤军,而且还保证了李元齐大军被李治剿灭,虽然代价极大,但总算是消除了一个隐患,平定了一场叛乱。

所以他不但不能责问李恪,反而还要奖赏李恪,尽管李恪只是去辽东打了点酱油。

故此,李世民能用的手段便屈指可数了。

在场的除了杜由之就只有杜如晦。

杜由之虽是大理寺寺卿,但他向来不参与党争,一直以来两边不靠,而且他的重要性远没到让李恪,让李承乾感到着急的地步。

于是,杜如晦就成了李世民用以强调重要性的对象。

通过“威胁,恐吓”杜如晦,来让李恪和李承乾不得不做出应对,无论杜如晦能不能在十日找到内查清楚益阳王的行踪,反正李世民的意思很简单——你们总归要给我个解释。

当皇帝的好处就在于,他想要这个解释的时候,无论是杜如晦还是李恪,亦或者是李承乾,都必须给他这个解释。

不然杜如晦就真的要从尚书之位上退下来了。

“辽东大军的调动情况如何。”

这时,李世民目光再度一转,望着殿外,像是出神的问道。

其实今日叫杜如晦来,李世民也是有深意的。

“回陛下,辽东一战,边军死四万余人,伤者七万八千。”

“李元齐降军,大部分被晋王留在了平州城,仅有小部分被遣送回了原驻地。”

“另外平州城附近五州大军也都各有调动,填补了李元齐大军离开后的空缺,并无异常。”

杜如晦身为兵部尚书,这些事自然是他必须要知道和掌握的。

只是调动大军的权限不在他手里,他只是一个传信的人。

“你拟兵部特令,告诉李治,辽东一切事宜他均可自由做主。”

“若一个月内高句丽没有异动,他就可以回来了。”

李治而今领兵在外,所以调他回来,自然只能用兵部的指令。

如此一来,方能显得情有可原而又顺其自然。

当然,这种习以为常的小手段,在大唐朝中已是不成文的规定,毋须多表。

“回陛下,高句丽此次虽然退军了,但边军驻守不可一日无将。”

“而近些日扶桑大军似有异动,晋王若是回了长安,辽东与东南沿海谁人驻守?还请陛下示下。”

高句丽大军确实是退了,可谁只能知道他们会不会卷土重来呢?

总得要个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军驻守吧?

而且东南沿海,李恪离开已久,扶桑又蠢蠢欲动,也需要有人驻守。

这个人,除了李治与李恪外,还能有谁?

听得这话,李世民眉头不由一皱。

“你觉得何人可以驻守平州城?”

这一次,李世民并未询问其他人的意思,而是直接对着杜如晦问到。

“回陛下,臣以晋王麾下的副将便可驻守平州城。”

“至于登州.......”

“朕没问你登州。”

可是杜如晦话还没说完,李世民便冷冷将其打断。

杜如晦闻言,顿时惶恐不已,急忙拜倒在地。

“臣失言,请陛下责罚。”

谁也不知道李世民什么时候发怒,更不知道他为什么发怒。

身为李世民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之一,在朝堂中摸打滚爬多年,杜如晦对于李世民的脾性,也可谓十分的了解。

所以此刻没有任何多余的思考,直接跪在了地上。

见状,李世民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而后目光一转,看向了李恪。

“李恪,朕知道你刚从辽东回来,但东南沿海之事也不容乐观。”

“这样,朕寻个理由,你去扶桑走一趟,探探虚实。”

李世民微微挥袖,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也不管李恪乐意不乐意,在场众人同意不同意。

杜如晦闻声,眉头顿时一紧,可是他却没有开口。

倒是李承乾,听到这话,当即拱手。

“陛下,楚王殿下此次北上历时一月有余,本就劳累。”

“若再遣他前往扶桑,只怕惹人非议。”

李承乾明显不想让李恪就这么离开,毕竟他还没有从李恪口中得知益阳王的下落呢。

但他不想,李世民却想。

“那你去扶桑。”

李世民想也不想的就看着李承乾道。

然后,李承乾就怂了。

他的表情就是一个大写的怂字,二愣子也似的看着李世民,一动不动,欲言又止。

李承乾出使他国?

这种事小说也不敢这么写啊。

“怎么?不敢去?”

“不敢去就闭嘴。”

李世民不耐烦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再度将目光转向李恪。

“儿臣昨晚才与王妃说了,想最近带她出去走走,既然父皇圣旨,那儿臣斗胆请命,希望陛下允准臣带王妃一起前往。”

有些事就是这么凑巧,你不服不行。

但李恪其实心里也清楚。

李世民之所以着急把自己调走,其实只是为了在自己走后,让朝廷更加方便的调查益阳王的下落。

毕竟如果自己在长安,李世民肯定是不能放开手脚来查的。

而自己总不能把益阳王带到扶桑去吧?

只要自己一走,那这大唐境内,他李世民不是想怎么查就怎么查?

当然,按道理来说,李世民本来就可以想怎么查就怎么查。

但自己身边毕竟有个韦名美雪,这是连李世民都不得不忌惮三分的存在。

只要韦名美雪跟随自己去了扶桑,那李世民就在无所顾忌。

这个想法极好,只是李世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李恪早就布下的手段。

杜如晦自然是没有开腔的,他已经被警告过一次,听得李恪又即将离开长安,脸上虽有些不悦,但却并未出言。

如此,这件事便算是彻底定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