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斗转直下
就在李恪第二日准备去询问杜如晦对长安内刚刚出现的走私一事是否知情之时,皇宫内却来了李世民口谕。
而且这道口谕来得极其的怪异。
以前都是王公公前来传旨,此次来的却不是王公公,而是另一位千牛卫同龄李延年。
而且此次李延年身后跟着的也不是普通的侍监,而全是千牛卫。
李恪一瞧便觉得不对劲,可至于哪儿不对劲又说不上来。
“殿下,请。”
口谕很简单,就是传李恪入宫觐见。
可简单的入宫觐见需要李延年这个千牛卫统领来请吗?
便是楚娘也觉察出了不对。
“李统领,宫里到底出了何事?”
“为何陛下这般阵仗来传殿下?”
楚娘很是奇怪,毕竟李延年这个千牛卫统领,她之前入宫觐见杨妃的时候也是见过的,可没见他出过宫啊。
李延年闻言只是微微摆首,脸上呈现一副不可言不可说的模样。
李恪见状,当即目光一转,看了看李延年身后的千牛卫,这些人脸上尽是一副淡然从容的模样,也看不出所以然。
这让李恪不由很是疑惑。
但李世民口谕既至,这一趟皇宫他肯定是要去的。
“请李统领稍后,我去准备准备,立刻就来。”
进宫面圣自然要有个面圣的模样,李恪扯了个理由,领着楚娘来到后院。
李延年也未阻拦,毕竟此番与他一道前来的还有数百千牛卫,他深信今日李恪必不能逃脱!
后院中,李恪皱眉在院里走了两趟,韦名美嘉与韦名美雪,还有李义府都到了。
“今日有些蹊跷。”
“我事先布置一下,你们听好。”
李恪越想越觉得今日进宫的口谕来得有些古怪,王公公没来也就算了,李世民怎么会派了李延年来?他不是李世民身边最为亲近的千牛卫统领?
难道今日进宫面圣与李世民本人有关系?
“殿下......”
楚娘本欲劝李恪寻了理由今日不要进宫,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当即把后半截话咽了下去。
不过她也不是没有打算,她心中暗想,待李恪一走她便去杨府。
“楚娘,等下我走后,你便去杨府,待在杨府不要出来,无论发生任何事都不要出来。”
谁知李恪早就猜到了她心中所想,此刻看着她甚是严肃的嘱咐到。
楚娘一听此言,心神顿时一震,脑子里开始“嗡嗡”直响。
这种场面她从未见过,一时间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
“美雪,美家,你们寻个机会从后门出去,我估计现在城门你们肯定是出不去了。”
“这样,李义府,你带着她们去莱国公府,让杜如晦无比保证她们俩的安全!”
李恪的态度很是强硬,根本不容韦名美嘉和韦名美雪反驳,韦名美嘉看着李恪,一时间也是说不出话来。
只有韦名美雪闻声皱眉。
“莱国公府?”
“我才不去。”
公主说不去,那就是打心眼里不想去的。
可是她的话音刚落下,李恪那利刃一般的目光霎时间就落坐了她的脸上。
“怎么?”
“你还想逼我?”
韦名美雪目光一转,当即给了李恪一个白眼。
“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你们俩现在莱国公府待着,若是我能安全从皇宫里出来一切都好说。”
“倘若不能,到时候免不了要两位帮忙。”
李恪预感到了危险,但却不是致命的危险。
至少在这个世界里,还没人能够当着他的面杀了他。
可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肯定自己今日能从皇宫全身而退。
这话顿时让楚娘心神大惊。
“殿下!”
“我先去找我爹!”’
楚娘知道今日李恪无论如何要进宫,也知道无法阻拦你,心中所想自然是去找她父亲帮忙。
然而李恪却是将她拉住了。
“我不出事还好,我只要出事,必定是大事。”
“而这种事,你爹也帮不上忙,不要牵连杨府了。”
话音落下,李恪再度将目光一转看向李义府。
“愣着干什么?带她们先走!”
李恪深知今日之事的蹊跷,而这种蹊跷给他带来的危险感甚至比当初在西市街面对刺杀之时更甚!
李义府闻声,急忙示意两个王妃他走。
可谁知这两人谁都不肯离去。
“两位,今日之事非比寻常,若你们不去莱国公府,说不定等会儿你们就真的哪里也去不了了!”
“就当帮我个忙,可好?”
李恪实在不愿看到这两人其中任何一个人受到伤害,此刻说话时神色格外的恳切。
两人听到这话,相视一眼,皆是微微点头。
但两人眼中的担忧却也不言而喻。
她们当然也能感觉到这种危险,但只让李恪一个人去面对,实非她们所愿。
可问题就在于,这件事她们根本没办法替李恪分担。
“崔促!”
“送楚娘回杨府!”
李恪一声令下,崔促当即从院子外跑了进来。
他可以算得上李恪的贴身护卫了,让他保护楚娘回杨府,乃是最好的选择。
“诸位,记住我刚才说的话,无论如何也不要妄动,一切等我出来之后再说。”
李恪并不清楚今日进宫到底会发生什么,所以在没有确定会发生什么之前,他不能再看到这三个王妃出现任何意外。
今日李愔回自己的王府,倒刚好避开。
待得一切就绪,李恪这才换了身衣裳来到前厅,李延年和一众千牛卫仍旧一步未动的站在原地等候。
见得李恪重新出来,李延年这才抬手示意李恪出府。
李恪嘴角微翘,脸上浮现一抹笑容,李延年就陪在他的身侧。
“李统领,好久不见。”
李恪礼貌性的打了个招呼,却不料李延年只是微微垂首,却一声也不吭。
这让李恪心中不由再度一跳,李延年身为千牛卫统领,此刻却对自己如临大敌!
难道说......
李恪在脑海中来回想了几遍,却也没想到任何线索,几种不同的可能都遭到了自己的否决。
一时间,李恪第一次感觉到了真正的危险。
这种感觉就好似一把悬在头顶的刀,你不知道这刀什么时候掉下来,但你知道,这把刀迟早要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