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最终的结局
她知道自己要死了。
她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
可是当这种不详的预感出现在她心中的时候,她却没有感到一点着急和焦虑,甚至连一点害怕也无。
她看了看身边的一切,又仔细的想了想,最终决定将三血杀和遗书分开来放。
“李恪,未来的路怎么走,全都靠你去选择了,老娘能帮你的,只有这些了。”
将三血杀放进那黑色的粉盒后,她又将遗书放进了那个箱子里,然后再给李仙齐留了一封遗书,待得弄好这一切,她才想起要给李恪留下点信息,总归要告诉他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只是关于玄武门之变的秘密,她想了想,最终只是点到为止,并未详细说明。
她觉得,李恪既然拥有皇家血脉,那这件事的始末,该当由他自己去搞清楚。
留下最后一封遗书,她转头看向被褥里的小李恪。
她从未想过自己当真会生一个孩子,刚刚从扶桑来到大唐长安的时候,她想要的,只是游山玩水,看一看这个世上最强的帝国。
可是当她遇到他,遇到这个男人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原来是陪伴。
人们总是这样,当一个人以为自己可以过好余生的时候,总会在阳光灿烂下表现出自己的坚强与睿智,然后让旁人羡慕。
比如,一个人去健身,一个人去旅游,一个人去看电影。
然后通过这种社交产品向别人展现出自己过得很好,以此来收获别人羡慕的眼光,以及,赞。
可是当她(他)遇到另外一个人的时候,而这个人正好让他(她)心动的时候,或者说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这种没有任何人与之深聊的时候,他(她)就会止不住的去想那个人。
其实没有人真正的孤独,真正意义上的孤独是心灵上的孤寂,正如她。
旁人都以为她风华绝代,风光无限。
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孤独。
所以她才会在留给李仙齐的那封遗书里提到这种孤独。
因为她知道李仙齐不会理解这种孤独,而她也从未奢求有人能够理解这种孤独。
她原本以为他会理解自己的这种孤独,可是当她帮他铲除了一切对手之后,当她保护着他,送他登上皇位之后,她才发觉自己想要的那种陪伴,在这个时代永远都是奢望。
一开始的纯粹因为权力而变得复杂。
她想要的和他想要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李恪,你是第一次给人当儿子,老娘也是第一次给人当母亲,不称职的地方,你千万别怪老娘。”
“将来你长大了,你想做什么,你都可以自己选,但千万别记恨老娘,老娘也是迫不得已才这么做。”
“你爹和我们的差距还是太大了,有些事其实也怪不得他,要怪,就怪这个时代吧。”
她始终未曾落泪,她用一种温暖和安然的眼神看着小李恪,玉手轻轻的抚摸着他的小脑袋。
这时,外面传来拥挤的脚步声,而后一股杀气汹涌而来。
......
李仙齐又没打过那个人。
所以他又灰溜溜的逃了回来。
可是当他来到大明宫的门口时,他却忽的发现不对劲,因为往日站在门口的守卫,居然不见了。
尽管是深夜,可他看得清楚。
冲进去,血腥味弥漫。
李仙齐第一次感到了着急。
那是他自从有意识后第一次感到着急这种感觉。
“小姐!”
长剑被紧握在手,李仙齐的身影像是一道风,瞬间冲进了别院深处。
可是当他来到小姐的房间时,却被眼前的一幕吓呆了。
小姐倒在血泊之中,浑身上下尽是伤口。
“杀!”
李仙齐的长剑像是一道夺命符,每刺向一个人,便有一个人倒下。
浓重的血腥味彻底淹没了这房间里原本的香味,尸体从房间里到房间外,整整堆积了三层,所有来到这个院子里的人,全部死在李仙齐的长剑之下。
那是李仙齐第一次狂性大发。
而让他安静下来的,是那个婴儿的哭声。
就藏在小姐身旁的婴儿。
他走到小姐旁边,将那个婴儿抱了出来,看着那张小脸,再看看已经没了生气的小姐。
李仙齐第一次哭了。
他并不知道“哭”是什么,可是他知道眼泪。
眼泪落在他的脸上,而后滚落在那婴儿的脸上,婴儿忽的停止了哭声,傻傻笑出声来。
而这时,外面传来嘈杂的喊杀声,不知多少人再度涌来。
李仙齐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血泊之中的小姐,带着满腔怒火,抱着婴儿冲杀出去。
这一路,没人知道他究竟杀了多少人。
从大明宫深处一直到长安城外,从深夜到白天,无数尸体倒在他的脚边,可是没人能够拦得住他。
直到在断崖处,他遇到了杜如晦。
这个本该早一点出现的人。
“小姐呢?”
杜如晦第一时间询问了小姐。
“我赶回来,已经晚了。”
“整座城的人都在杀她。”
李仙齐杀了多少人,他自己都不知道。
而后杜如晦想看看他放在竹笼里的婴儿,想伸手摸一摸,但却被李仙齐阻止了。
“小姐被害,你和你的人马,为什么不在长安?”
“我听命行事。”
杜如晦说完这句话后,立时感觉到了不对。
“你是说,这件事的背后,还有人藏得更深?”
是的,杜如晦其实从第一刻就知道这件事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在得到李世民的授意后血洗长安。
除此之外,所有的一切,他都只得暗中调查。
对此,李仙齐并不知情。
他只知道要保护这个婴儿长大。
于是,他听了杜如晦的话,将这个婴儿送回了长安,留在了杨妃膝下。
李恪有了自己的名字,有了自己的师傅,有了自己的奶奶,有了自己的身份。
崭新的世界又重新拉开了帷幕,那一晚长安城内的大明宫里发生的事像是被人刻意遗忘了一般,再也无人提及,李仙齐也在这样的时光里渐渐度过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