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绝对服从
雪停了半个多月,路上的积雪还未消融,新一轮的暴风雪又来了。
低沉的天压得人喘不过气气来,李溪儿每天望着村头的方向满心忧虑。
已经过了这么久了,良辰一次面也没露过,她总有种他不会再回来了的感觉。
下雪天太冷了,除了几个孩子对雪的兴致较高,其他人看着这白茫茫的一片都在叹着气。
又过了几天,村里那些侥幸逃过一劫的人最终还是面临了无家可归的境地。
幸运的是这次房屋垮塌事件发生在白天并没有死人。
更多的人无处可去,摆在他们面前的唯一生路只有李溪儿那个铁皮大棚了。
“溪儿,你看能不能让我们住进去呢?”
一伙人冻得脸色青紫,站在院门口打着寒战问道。
实在太冷了,成人尚且冻成这样,孩子那就更难熬了。
“进来说吧。”李溪儿看着这些人拖家带口的站在雪地里心里不忍。
王氏和李大宝几人把人全部叫进了厅堂。
屋子里点着炭火,久违的温暖让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
“溪儿,你之前说那个地方会给村里没地方去的人住...还算话吗?”有人期待地问道。
他的话让所有人屏住呼吸将目光看向了李溪儿。
“算数!”
“不过,想要住进去需要条件!”
她的前半句话让在场众人的脸上露出了惊喜,后面的话又让他们的笑容收敛了起来。
“溪儿啊,我们实在没有银子。”
“对啊,我们现在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在了土堆下面,就算要找也需要花不少的时间。”
李溪儿竖起一根手指在嘴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村民们瞬间安静了下来。
“不要你们的银子,也不要你们用粮食还。”李溪儿出声安了他们的心。
大家面面相觑,不要银子也不要粮食,那她想要做什么?
他们除了这两样东西能勉强凑起来,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啊。
所有人都很疑惑,不过对他们来说,只要不要银子一切都好说。
“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今后村里再有什么事情,必须完全听从村长的指示,并且,我们家出事儿必须无条件支持。”
“如果能做到,你们随时住进去,我会给你们提供最基本的口粮和炭火,你们以后家里有困难我也会尽可能的去帮忙。”
村民们听完她的要求觉得实在不是什么难事,立马道:“放心,村长的话我们一直听的,支持你们家就更不用说了,你们对我们有恩,无论如何我们也会帮忙的。”
“对,这事儿没问题。”
“这就是你不说我们也会这么做的。”
“就这点事儿啊,我当什么难事呢,我们肯定能做到。”
李溪儿坐着喝着茶,等这些人说完了她才放下茶盏,慢悠悠地道:“你们可能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
“我说的是绝对服从!”
“就拿前几天你们当中那些人房子没了的事儿来说,村长已经把解决办法告诉你们了,可你们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还是去找他闹了。”
“这不叫绝对服从,这只能叫听取了意见。”
“我说的绝对服从是,只要村长发了话,不管你们有什么意见都自己憋着,不给任何人找事儿添麻烦!”
“至于我说的第二条,我也得说清楚了,无论我们家出了什么事,你们能出力的帮忙出力,能跑腿的帮忙跑腿,有对我们不好的传言你们也需要站出来替我们说话。”
“就算做不到我说的这些,你们也可以选择沉默或者袖手旁观,绝对不能站在我们的对立方。”
“以上两点你们要是听明白了还同意,我立马可以安排你们住进去。”
这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李溪儿不管这些人觉得她是趁火打劫还是伺机要挟,她只要未来家里人在这个村子里能住得安心些。
至于他们怎么想她并不在乎。
她出银子出粮食,不是用来养白眼狼的,要是连这点要求都做不到,这些人就没有救的必要了。
毕竟,如果一个人连帮自己走出困境的恩人都不帮,那这个人根本没有任何人性可言。
所有人听了她的话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李溪儿并不着急,她坐在椅子上耐心地等待他们讨论出一个结果。
“好,我答应你,你有你们家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谁要是和你们过不去,就是和我过不去!”
有人思量再三,铿锵有力地开口了。
在他说完后,人群静了两秒,随后各种表示赞同的声音响了起来。
李溪儿拍了拍手,“好,既然都同意,那就找村长立个字据吧,谁要是违背诺言,可是要赔银子的。”
当中有那浑水摸鱼的人傻眼了,还得立字据?
这立了字据可就没法反悔了。
李溪儿笑眯眯地看向了众人,“你们可得想清楚哟,别到头来后悔没地儿哭。”
“要后悔的人可要抓紧了,这字据立了想要反悔可是要折银子的。”
李溪儿对这些人的话并不相信,她觉得凡是还是和银子挂钩白纸黑字写下来比较靠谱。
她迈着优雅的步子和李大宝走在了前面,后面的人只能跟上。
那些只想占便宜的人见这架势,当下悄摸的逃了。
不过那些逃掉的人没过几天又回来了。
这次雪灾涉及的范围极广,加上边关还有战事,因此粮食便变得异常紧缺起来,这就导致粮价涨了几倍不止。
在粮食这么金贵的情况下,谁还愿意拿自己的粮食去卖人情呢?
他们原来打得算盘很好,就算粮不够了再去买就是了,谁知道现在粮食居然这么贵,他们就是想多买也买不起。
那些被收留的人陆陆续续被从别人家里赶了出来,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吃饭都成了问题,谁肯多花银子去救济他们呢?
于是,更多的人去找了李溪儿。
李溪儿对他们的到来并不意外,她带着他们统一去了村长那里立字据。
安乐村的情况在整个周边的村落来说已经算很不错了,其他几个村子里可没有第二个李溪儿。
那些人只能在大冷天窝在冰冷的山洞或者荒废的墙角勉强度日,在这么恶劣的天气里,不知已经冻死了多少人。
朝廷国库空虚,为了打仗所需的粮草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赈灾。
为了筹款赈灾,皇帝连大臣们的私库都惦记上了,在各方的慷慨解囊下,朝廷的赈灾银终于有了着落。
不过银子也没有多少,因此这次所赈灾的主要对象只有那些靠近城镇的村落。
像安乐村以及周边这些小村落他们根本无暇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