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梦里自知身是客 > 33.新校新人

33.新校新人

九月一日是大多数学校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姐仨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时间,提前一天来到县城,去找学校领导注册学籍。

蒋梦言和蒋雨竹选择了通江县城关小学。这所小学坐落在城关镇纵堤街的中段,离居民区路东九十六号只有两里多路,上学方便。蒋雪梅要上的城关初级中学,离家更近。就在于居民区毗邻的东门河边,从红军路的巷道中穿行到校,就只有五百多米的距离。

当姐仨手持放鹰台小学开具的转学证明找到城关镇小学时,柳常青校长正在安排新学年的分级分班,可以说是来的正好。看到证明后二话没说,就在二、四年级的学生名录上添加上了蒋雨荷、蒋梦言的名字。让姐弟俩人明天上午前来报到。

到城关中学时,孙顾伟校长正在给老师们开会,等了好一会才跟校长说上了话。孙校长看了转学证明,与当时在场的杨济源老师商量了一下,就将蒋雪梅分在初二四班杨济源老师的班上,并告诉蒋雪梅明天一早直接找杨济源老师登记报到。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一日上午八点,姐弟仨在红军路口岔口分道而行,各自去了自己要上的学校。蒋雪梅本来放心不下弟弟妹妹,是要先送老五老七过去的,蒋梦言坚决不让。就报到上学这点事,对于两世为人的蒋梦言来说,还是个事吗?有他在,老五蒋雨竹的报名缴费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来到城关小学后,蒋梦言先陪蒋雨竹去查了贴在布告栏里的年级分班表。得知蒋雨竹被分在四年级三班,班主任童丽。蒋梦言被分配在二年级五班,班主任余德华。

找到四年级三班教室,见童老师搬一张桌子摆在本班教室门口,报到的学生以及家长们都在童老师的指挥下排成一列长队,等待报到。蒋雨竹排到队尾,对蒋梦言说:“小七你自己去报到吧,别担心我,我自己在这儿排着就行。”

见这边确实没有什么问题,蒋梦言就去找自己的班级。按教室门牌号找到本班,门口也一样是有一列报到的队伍,一位大妈老师坐在教室门口,齐耳短发,黑边框眼镜。方脸翘鼻,镜片后的眼神温润慈祥,一看就是那种慈母型的老师。

蒋梦言一声不吭地排在队尾,心不在焉地随着队伍向前移动,神思却跑到了远方。

他在想着接下来生活如何安排。离开家时母亲朱家慧给了二十块钱作为姐仨个的学费和生活费,为了许下的诺言,蒋雪梅和蒋梦言都坚持说这笔钱是暂借的,他们要坚决地实现自给自足,到时候一定会将家里的钱给还上。

想到钱就突然想到蒋雨竹的学杂书本费还在自己手里,于是回身对后面排着队的一位女性家长说:“阿姨,我姐姐的报名费在我兜里,我得给她送到四年级三班去,麻烦您记得我排在您前面,帮我证明一下,我去去就来。”说完就跑到蒋雨竹这边,还好,童老师的动作没有那么快,蒋雨竹前面还排着五六个呢!

从四年级报名处回来,蒋梦言为了表达对后面帮着排队的阿姨的感谢,从衣兜里抓出一把糖来递给她,“阿姨,您吃糖。”阿姨不肯要,说“没事,你本来就排在我前面。”阿姨不肯要,但阿姨牵着的小丫头要。

“我要,你给我吧。”

“阿姨是你妈妈?来帮你报名的?”

“是的。你爸妈不陪你来报名吗?”

“就这点事,还值得要大人来。我自己就行。”

“看来我们是一个班的。我叫周蕙兰。为什么以前没有见过你?”

“我叫蒋梦言。刚从放鹰台小学转学而来。”

“怪不得!你的书包特别漂亮,你在哪儿买的?”

蒋梦言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就把话题往别处引。

“周蕙兰,你喜欢唱歌吗?”

“喜欢,你是想要我们一起唱歌吗?”

“当然,我有一架手风琴,一起唱歌很有意思的。”

说着些闲话,两人就熟络起来,周蕙兰的妈妈乐见小同学之间熟络,也不去打断他们,只是在一旁笑看着。

有了打岔的人,时间就流失的快。很快就排到了余老师的面前。不等余老师发问,蒋梦言就主动发声自报家门。

“余老师好!我叫蒋梦言,1963年1月出生.籍贯:通江口,家庭成分:小商。是从放鹰台公社转学来的。”

余老师抬头看了一下面前的小子,笑着说:“慢点,慢点说,我写不过来呢!”

于是,蒋梦言盯住余老师的笔尖,余老师写到哪他就报到哪。所以,提高了余老师填写学生登记表的速度,余老师在心里感叹,这孩子好灵气,应该是个会读书的好苗子。

很快就办完了所有入学手续,领到了新学期开设的几门课的教材和几个作业本。蒋梦言从容地将新书本装进自己的双肩书包中。

余老师交代说:“上午除报到之外没有其他安排。下午两点进班点名,两点半全校“开学典礼”大会。早点到校,不要迟到。”

“好的,老师再见!阿姨再见!周蕙兰再见!”

说完,就背着书包,跑着找五姐蒋雨荷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